立遗嘱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5年4月15日发布) 1.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利用他人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并使女方受孕后,男方反悔,而女方坚持生出该子女的,不论该子女是否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出生,都应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 2.如果夫妻一方所订立的遗嘱中没有为胎儿保留遗产份额,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九条规定,该部分遗嘱内容无效。分割遗产时,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
亲人死亡后,遗产如何分配?如何立遗嘱? 财产分配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这不,之前的热搜只是说独生子能不能得到父母所有的财产,然后还有一个,父亲去世留下的遗产,哥哥说妹妹没有继承权.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家里的财产都是留给儿子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父母一方死亡后,无遗嘱继承顺序为: (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想立遗嘱但怕之后有纠纷,所以想做遗嘱公证,公证要找谁? 家里的长辈想要预立遗嘱,但担心以后会有纠纷,所以想要一并公证。遗嘱要公证的话要去找谁?可以找律师公证吗?还是要找公证人?法院的公证人或民间的公证人都可以吗? 遗嘱有很多法定的方式[1],如果长辈想要选择公证遗嘱的方式,依据民法规定,必须指定2人以上的遗嘱见证人,在公证人面前口头陈述遗嘱的意思,由公证人笔记、宣读、讲解,经过见证人认可后,记上年、月、日,由公证人、见证人和遗嘱人一起签名[2]。 因此,从条文可以知道,公证遗嘱要找公证人,而不是律师
王先生与张女士婚后育有两子。2021年2月,王先生与张女士在两名见证人的见证下共同订立了遗嘱,将共同所有的一套房屋全部留给次子继承,与长子无关。王先生、张女士以及两名见证人均在遗嘱文件上签字,并注明了年、月、日
子女对于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这是民法的规定,国人也都知道这个简单道理。不过若有子女对外负债累累,只是因为目前名下无财产才没被强制执行,是否会担心日后子女继承自己遗产后,马上遭到债权人的强制执行,苦心攒下的家产就被子女的债权人拿走,有何避免的方式? 如果未留下遗嘱,而按照民法应继分的规定去继承,欠债子女继承的遗产可能会被债权人强制执行,会遭法院查封、拍卖。 如果是公同共有的继承状态,债权人也可以依民法第242条的规定去代位继承人行使遗产的分割请求权,导致所有的继承人都被卷入诉讼之中
陈某时年八十五岁,系离休干部,终身未婚,膝下无子女,现和外甥女一家共同生活。根据国家政策,离休干部在死亡后,其家属可获得数目可观的抚恤金和丧葬费。为了避免家庭纠纷,陈某向公证处申请办理遗嘱公证,对抚恤金和丧葬费的归属以及后事安排在生前做好处理
避免家庭遗产纠纷就选择“记得我” 很多人都看过之前很火的一类调解节目,其中有很多是关于兄弟姐妹分房产,保姆上位的内容。看过热闹之后仔细回想其实很多都是由于老人遗产分配缺乏法律效力,有些甚至没有分配遗产造成的。这里面很多人其实都是非常后悔当初没有把事情提前解决,留下无穷的隐患最终导致血亲分离、反目成仇
上海母女共立遗嘱 捐出千万房产 具体情况是怎么样? 【上海母女共立遗嘱 捐出千万房产】从她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两位母女活的比较通透,女儿选择不结婚,慷慨的把财产用于慈善事业,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按照自己的意念而活,希望以后的对自己的选择不会后悔。 上海的吕云珠阿姨名下有一套房产,价值一千万左右,她打算立遗嘱,把财产留给女儿。但因为女儿没有结婚的打算,以后也没有继承人,女儿主动提出来,将遗产全部捐给国家
“你不给我钱就不给你养老”老人立遗嘱这样分财产,儿媳不高兴! 一位智慧老人的70岁感言,写得真好,值得收藏!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60岁以后,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 要想体面老去,就要明白这件事,越早警醒越好! 一位60岁老人的心里话,句句戳心,段段是良言,都看看吧! 日本老人选择在监狱养老,真相让人震惊! 别做人见人烦的老东西,一位80岁老人大实话,很难听但很实用! 最好的活法就这6个字,建议50岁以后的朋友都看看!(必须收藏) 对不起 由于超过70岁,你已经不适合活下去,老人被时代抛弃了! 1960年到1979年出生的人,注定是孝顺父母最后一代,被子女抛弃!
随着“80”后奔向不惑,独生子女继承父母遗产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经常有媒体为此报道吐槽“独生子女继承”困难,果真如媒体所述吗?答案并非如此,独生子女的继承有其独特性。 在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中,老百姓特别容易忽略“父母”、“再婚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