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
生命的质量,是人类最大的课题。智慧的高低,分成了层次。有人指望通过舞动四肢就能易命,貌似过于天真
今天虽然热度基本退了,但整个人还是体弱无力,基本是在床上又躺了一天。 早上醒来,突然很想喝热热的稀饭,和美国人的酸黄瓜。于是起来,把近一年没启用的电饭锅拿出来,炖上一锅稀饭,然后勉强打力出门,到家对面的超市去买了一瓶酸黄瓜
入定,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 有人问我:“入定和睡觉有什么不同?”简而言之,入定的姿势,仍然端坐,背直如笔,实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脉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可以坐一天不动,十天不动,甚至一个月不动
法华经是妙法莲华经的简称,是大乘佛教初期的经典之作,有四十多种版本,体系也分为好几种,十一世纪后期时作品保持的比较完整。多多念诵法华经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有还没有结婚的师兄问过我,法华经感召婚姻吗?我告诉各位师兄法华经是感召婚姻的,但是我们需要用心去修行,坚持与法华经修缘,因为有些人与法华经的缘薄,甚至是无缘,法华经感召婚姻针对这样的人短期内是无法感受到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法华经的好处吧
在佛龛摆放的方位,不该该离门口太近了,不能一进门就看到佛像,有人以为,把佛像摆放在自己的门口,那么邪祟之物就不敢来我家了,这种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咱们学佛不是说要把自己学的神奥秘秘的,咱们学习的是佛的才智,是佛家救世渡人的才智之地点。 由于佛是醒悟者,咱们供养佛陀也是为了时间提示咱们要学习佛的慈善之心,有着"见贤思齐焉"的意思,而不是觉得在家里供养了佛像,就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万事大吉了,这样想一开端便是不对的。所以说,佛像应该摆放在对着大门的方向,而不是接近大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六祖坛经是非常值得念诵修行的,很多人都在念诵修行六祖坛经,我们平时修行六祖坛经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六祖坛经的讲解,这对我们修行六祖坛经是有很多的帮助的。六祖坛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有多方面的佛教思想。但其主要弘扬的思想也较突出,即侧重强调一些大乘佛教的基本观念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
问:请问师父:有神通不一定代表开悟明心见性,但如果开悟明心见性了,就一定有神通吗?怎样做到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是否就是见相不着相,还是要经过长期修习禅定,打坐明心见性了才能做到? 答:有神通不一定代表开悟明心见性,如神仙天人妖魔鬼怪都有所谓的神通,但没有漏尽通,所以神通不能代表见性开悟。开悟见性的人一定是先得漏尽通(见思烦恼和一分无明烦恼都断除了),功夫不深的人不一定会有其它神通(如天眼、天耳等通)。安住于定境就可以做到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善男子,当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萨法;由知自心即佛法故,则能净一切刹,入一切劫。是故善男子,应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雨润泽自心;应以妙法,治净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忍辱,卑下自心;应以禅定,清净自心;应以智慧,明利自心;应心佛德,发起自心;应以平等,广博自心;应以十力四无所畏,明照自心。”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发心学佛,多分的原因不外是深深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不安和困惑,感受到了对自心及世界的无知和迷茫,其实质就是因为我们心有染着,不能清净
◎诸法如药 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文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文殊接得示众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 ◎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注:五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如理如量、适时适地的微妙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