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
为科学规划广外高翻学院的发展定位,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明确战略,全面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稳步发展,2015年1月23日,广外高翻学院召开了“高级翻译学院发展战略研讨会暨期末总结大会”,广外党委副书记陈建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我协副会长、广外高翻学院院长赵军峰主持。 陈建平副书记谈到,今天的会议意义深远,既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的第一次全院会议,同时又是以建院十周年为契机,总结过去谋划未来的重要会议
开云·体育app(kaiyun)官方网站现有4个主干学科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涵盖英、俄、日、法4个语种。1995年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2011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本学科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别与区域研究2个方向特色突出,其中理论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俄罗斯研究、喜马拉雅区域研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
陈芷(奕含)博士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专业领域为翻译学、汉西对比、跨文化交际。2012-2015年间担任西班牙马德里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一篇被SSCI/A&HCI同时收录;出版专著四部,其中一部专门探讨汉西互译中习语的文化内涵翻译问题;翻译作品有《倾城之恋》、《卡门》、《魅力上海》等
摘要:本文首先对语言服务的定义和类型进行梳理和概括,进一步明确语言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对语言服务学进行定义,阐述语言服务学的学科基础、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明确语言服务学的概念,有利于在学科的框架下,对语言服务系统(语言服务活动和语言服务业)内的各类要素和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展开系统研究, 总结语言服务发展的基本规律,描述和阐释语言服务活动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制定语言服务的标准、政策和法规,提升语言服务的质量
国家公派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系访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南大学531 计划人才,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学会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员,湖南省翻译协会会员,湖南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12月16日下午14:30-17:30,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旭教授将在五合校区8栋A座209会议室开展主题为“跨学科视野下的外语研究若干思考”的学术讲座及课题申报辅导工作。 讲座将剖析外国语言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和路径,说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五大方向,具体包括:(1)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翻译学(3)外国文学(4)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际研究(5)国别与区域研究,通过具体研究个案并结合各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探讨外语研究中跨学科途径的可行性。 张旭教授现为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国际学部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
自明末西方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始,就遇到第一道门槛,亦即西方话语如何转译为汉语。而系统化解决该问题则是在晚清,由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跨越这一障碍。当时的中国学者不懂西方语言,多数传教士也不能用中国语言准确表达西方自然科学的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西方科学对于中国语言是全新的知识领域,无对应的表达方式
翻译学在摆脱了依附应用语言学的桎梏之后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学术(科)发展空间以突破学科限制为标志的文化转向又为译学研究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翻译学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历了学科大发展并奠定了学科身份之后一直以跨学科探索为研究特色注重多元文化互补、不同学科彼此交融逐步形成了开放性、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与此同时寻求学科新突破的各种尝试使译学研究产生了此起彼伏的转向以致对翻译本体的"偏离"似乎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而来的问题是译学研究在经过了若干范式转换后似乎又面临学科身份合法性的挑战
本文首先回顾20世纪中国(以内地为主,下同)的翻译家研究及其现状,分析其特点,并提出笔者的看法。笔者将中国的翻译家研究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刊物上的文章介绍、翻译家评传、翻译家词典、文学史研究中的翻译家研究和专题翻译家研究。各种类型的研究都有自己的特点:刊物上的文章发表及时且针对性强,但受篇幅限制且比较零散;翻译家评传能够阐述充分透彻,但往往因传主故世而限制了研究的范围与视野;翻译家词典简明扼要信息量大,但入选标准把握不一,质量参差不齐;文学史研究中的翻译家研究目前还不够系统深入,但发展趋势很好;专题翻译家研究主题明确材料生动,但往往不易充分展开
地点:外语学院小会议室5231 主讲人简介: 赵秋荣,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翻译学、语料库语言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进行访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