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马
关于此,我确信已经发现了一种十分美妙的证明,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17世纪上半叶,法国“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留给数学界一个谜一样的猜想。随着他于1637年前后在丢番图的《算术》一书第II卷的命题八边上写下上述注释,费马大定理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本书是我在三年前比赛时所获得的奖品。当时并没有仔细地精读,随便翻了几页就丢在了书海之中。 到了初三下学期,我每天都不停写着千篇一律的数学题,感到万分地无聊
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John Wiles)在公元1994年证明出曾困扰数学家三百多年的费马最后定理。他自述突破数学进展的历程:“你进入大楼的第一个房间,里面一片漆黑。你在家具之间跌跌撞撞,但是逐渐地你记住了每一件家具所在的位置
●本书每个概念的发现,都把数学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 用很多只猴子有可能写出莎士比亚的作品吗? 英国广播公司BBC知名科普节目主持人亚当.哈特-戴维斯在本书中以简要透彻的笔法,畅谈从古代苏美人至今的数学家所获得的突破性发现。对这些问题的发现、思考与解答,往往历经好几代的数学家才能完成,逐渐形成了今天数学研究的主要领域。 透过本书你会发现,数学的趣味存在于解谜、创意与逻辑之美中,不是只有具备数理背景的人才能领会,不论你害怕的是数列还是几何学、微积分还是赛局理论、傅立叶变换还是费马最后定理,这本书都能带你畅游数学世界,让文科脑和理科脑都能体验到掌握数学概念的成就愉悦感
费马平方和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1640年提出的一个猜想,但他没有提出有力的数学证明,1747年,瑞士数学家莱昂哈德·欧拉提出证明后成为定理。 欧拉的证明[编辑] 欧拉在1747年证明了费马平方和定理,当年他四十岁。他在当年5月6日寄给哥德巴赫一封信,讲述这个定理的证明
关于此,我确信已经发现了一种十分美妙的证明,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17世纪上半叶,法国“业余数学家之王”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1665)留给数学界一个谜一样的猜想。随着他于1637年前后在丢番图的《算术》一书第II卷的命题八边上写下上述注释,费马大定理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他事业的成败!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阳光思维,也许你在工作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战胜这些困难后的艳阳和蓝天,正所谓换一种思维,就换一片天。摆脱负面思维的阴云与关隘,让脑海充满积极健康的思维,每个员工都能成为最优秀的员工!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异常,只有具备超强实力,才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带领读者近距离接触这些世界上最优秀企业员工的阳光思维,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职场人士都将大有裨益
本书是国际知名数学家阿米尔·D·阿克塞尔继他的《费马大定理》之后的又一力作。 在这本拥有大量翔实史料,经与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交流、探讨而著成的书中,阿克塞尔让爱因斯坦和爱因斯坦的理论来解释宇宙学中的最新发展,对宇宙本质的研究,并阐述了宇宙学和相对论之间由于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而建立起来的联系。 本书还揭示了鲜有涉猎的爱因斯坦的人性化的一面,并披露了属私人收藏的爱因斯坦的某些信件
对于 a=0a = 0a=0 的情况,定义中的第一个等式显然成立。 对于 a≠0a \ne 0a=0 的情况,则 (ap)=1(ap) = 1(ap)=1。此时模 ppp 的所有非零的余数,在同于意义下对乘法构成一个群,此群的阶是 p−1p-1p−1
文章《三个相切圆的公切圆》中,笔者讲到利用反演作三个相切圆的公切圆,那时要求三个圆要两两相切。后来思考了一下,发现不用这个条件,只要三个之中的一个圆与另外两个圆都相切即可。 在学车的时候,我堂大哥曾问我一道作圆的问题: 平面上给出三个两两相切的圆以及它们的圆心,求作一个圆与这三个圆都相切(尺规作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