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苷键
低聚木糖又称木寡糖,由2-7个木糖分子组成β-1.糖苷键组合功能聚合糖。与普通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相比,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有选择地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活性。其双歧因子的功能是其他聚合糖的10-20倍
一种非淀粉多糖。它由单体β-D-吡喃葡萄糖,通过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形成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中β-(1→3)和β-(1→4)糖苷键的分布并非完全有序也非完全元序,主要是β-(1→4)葡聚糖的纤维三糖或者纤维四糖,85%以上的燕麦β-葡聚糖分子中每2~3个β-(1→4)糖苷键间有1个β-(1→3)糖苷键连接,15%是由长链β-(1→4)糖苷键间隔1个β-(1→3)糖苷键组成,其长度可能有4、5个或8个葡萄糖残基
性质:低聚半乳糖是以牛乳中的乳糖为原料,经β-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半乳糖苷键,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并通过转半乳糖苷的作用,将水解下来的半乳糖苷转移到乳糖分子,生成低聚半乳糖。低聚半乳糖以乳清为原料,经酶解合成喷雾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乳白或微黄色粉末,是母乳化的功能性低聚糖。 低聚半乳糖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配方奶粉、液态奶、各种乳制品、以至于各类保健食品、饮料、糖果、糕点等领域,未来添加在绿色饲料中,也能起到*
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Glucoamylase(EC.3.2.1.3.)]它能把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水解a-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慢水解a-1.6葡萄糖苷键,转化为葡萄糖。同时也能水解糊精,糖原的非还原末端释放β-D-葡萄糖。 糖化酶用于以葡萄糖作发酵培养基的各种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发酵;本品还大量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葡萄糖
β-13葡聚糖酶能够内切昆布多糖中的β-13-葡萄糖苷键产生还原末端,与DNS生成红棕色物质,产物在540 nm有特征吸收峰,通过吸光值的变化即可表征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 可见分光光度计/1?mL玻璃比色皿(d=10?mm) 产品描述 β-13-葡聚糖酶是一类水解以 β-13 葡聚糖键链接的葡聚糖酶系,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菌、真菌和 无脊椎动物中,能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提高或诱导抗病性,提供菌体营养,调节真菌细胞壁稳定性 和刚性,参与病毒释放和入侵等,其多种生理功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生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β-13 葡聚糖酶能够内切昆布多糖中的 β-13-葡萄糖苷键产生还原末端,与 DNS 反应生成红棕色 物质,产物在 540 nm 处具有特征吸收峰,通过吸光值的变化即可表征 β-13 葡聚糖酶的活性
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降解产生还原糖,进一步与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棕红色氨基化合物,产物在540 nm处具有特征吸收峰,通过吸光值的变化即可表征纤维素酶的活性。 可见分光光度计/1 mL玻璃比色皿(d=10 mm) 产品描述纤维素酶(CL)是一类能够将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系的总称,通过协同作用分解纤维中 β-14-葡萄糖苷键,使其转变为纤维二糖和寡糖,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能够为微生物提供可优先利用的碳源营养物质,在食品、纺织、造纸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降解产生还原糖,进一步与 35-二硝基水杨酸反应,生成棕红色氨基化合物,产物在 540 nm 处具有特征吸收峰,通过吸光值的变化即可表征纤维素酶的活性
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学名为α-14-葡萄糖水解酶。山西恩泽糖化酶是由黑曲霉优良菌种,经深层发酵精制而成。它能把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水解a-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慢水解a-1.6葡萄糖苷键,转化为葡萄糖
糖化酶,又称葡萄糖淀粉酶[glucoamylase(ec.3.2.1.3.)]它能把淀粉从非还原性未端水解a-1.4葡萄糖苷键产生葡萄糖,也能缓慢水解a-1.6葡萄糖苷键,转化为葡萄糖。同时也能水解糊精,糖原的非还原末端释放β-d-葡萄糖。 糖化酶用于以葡萄糖作发酵培养基的各种抗生素、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的发酵;本品还大量用于生产各种规格的葡萄糖
低聚麦芽糖,是采用优质淀粉为原料,通过酶的作用,经过液化、浓缩、干燥等一系列工序精制而成的。低聚麦芽糖包括仅包含有α-1,4糖苷键的直链低聚麦芽糖和含有和α-1,6糖苷键的支链低聚麦芽糖(又称低聚异麦芽糖)。类似水溶性植物纤维,具有易消化、低甜度、低渗透特性,可延长供能时间,耐力,等功能,代表糖类为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等
低聚木糖又称木寡糖,是由2-7个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功能性聚合糖。与通常人们所用的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等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选择性地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活性。其双歧因子功能是其它聚合糖类的10-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