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
本报讯 4月15日下午,科技馆一楼报告厅内座无虚席,陈骏校长关于“加快学科优化升级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专题报告吸引了全校师生代表。 陈校长的整个报告分为三大块内容:一、南京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二、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任务,三、实现学科优化升级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他的报告旁征博引,注重交叉对比,介绍了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优秀经验和成功案例,一串串数据和一个个观点令人信服、给人启迪,指明了我校未来一段时间内学科建设的方向
湖州师范学院量子物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以量子物理科学为主的基础理论研究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包含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可积系统以及它们在物理各领域及交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由墨西哥科学院院士、墨西哥总统奖获得者董世海教授担任研究中心主任,中心下设"学术委员会",聘请该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委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刘伍明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 11月30日下午,应我校文理学院、科技处及前沿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刘伍明教授做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作了题为“国家自然基金申报经验分享”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文理学院院长刘建科主持,文理学院及我校相关专业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中,刘伍明教授就上一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重点就在数理学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同时,他以两个基金申报成功案例分享了申报经验
安全工程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综合交叉学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安全工程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安全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1.大型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教育、工伤事故处理、安全施工方案编制及审核、施工安全防护用具配备及管理及现场安全档案管理等工作; 2.大型厂矿、生产型企业,从事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评价、工伤事故处理及职业病防治等工作; 3.安全评价机构从事专业安全评价、风险评估等工作; 4.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政府层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5.大中专院校安全工程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工作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通过系统的交流和训练活动增加导师和学生双向了解,使学生深刻感受“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浙大精神。 现定于7月中旬举办2021年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面向医学、药学、生物学、农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及交叉学科专业大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学科前沿热点和发展动态,感受浙江大学医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特色,选拔优秀本科生来我院攻读博士学位。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为教育部“国家试点学院”,设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免疫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信息学等学位点,共有博士生导师140人
技术(成果)简介:粘土固化浆液是采用廉价的粘土、水泥、水玻璃和固化剂及水组成。具备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动及防堵水等多种性能及优势。其在城市地铁、铁道岩溶路基堵水加固及矿山帷幕注浆、隧道工程堵水中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吉林建筑大学2023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67名,新增两个研究生招生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因个别专业学科方向发生变化,部分学科自命题考试科目有变化。 赵嵩颖:2023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667名(包含正常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为准
简 介:《中国人口科学》自1987年创刊以来,发表了大量有影响、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及时反映人口与劳动领域及交叉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是各界人士了解人口与劳动经济学科发展的重要窗口,为国家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信息和对策建议。《中国人口科学》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成为首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的学术期刊,连续被中国知网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人口科学》着重刊登具有较高质量的人口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综述、调查报告,内容包括: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人口统计、人口与经济、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研究、人口与社会、国际人口比较、人口与生态环境、少数民族人口研究等
湖南省水计量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湖南常德牌水表制造有限公司并联合湖南大学、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建立,遵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致力于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智能水务,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的智能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实现城市地下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智能化。 中心是一个校企合作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研究团队将由来自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机械工程等学科的专家和学者所组成,其中60%的成员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7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形成了良好的研究人才梯队
日前,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在福建农林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的成立将构建更加完善的菌草科学与技术体系,更好发挥菌草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福建农林大学积极推进菌草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在扶贫和援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