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
《农业工程》杂志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管、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农业工程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2011年,月刊。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6025/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1795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 维普收录 万方收录 CA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源、环境法制与实施、教学管理与改革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1991年创刊,由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主办,1999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自然科学版学术期刊,在国内正式发行。《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为综合性环境与资源研究学术期刊。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主要刊登环境科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环境法学、生态学、环境工程与产业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监测和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科研信息快报
《液晶与显示》本刊是中国最早创办的液晶学科专业期刊,也是中国惟一的液晶学科和显示领域中综合性学术期刊。它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液晶与显示》本刊以研究报告、研究快报、综合评述、信息与动态和产品信息等栏目集中报道国内外液晶学科和显示领域及交叉学科中最新理论研究、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及时反映国内外本学科领域及产业信息动态
发布者:装饰学院发布时间:2018-10-25浏览次数:10318 季翔,男,二级教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江苏建筑节能与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可持续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分会副理事长、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专业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新建筑》、《建筑技艺》等刊物编委。先后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从事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与环境设计,现代建筑、技术和艺术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本报讯】香港理工大学昨日举办“理大创科开放日启动礼及理大高等研究院(pair)成立典礼”,亦颁发首届青年创新研究者奖及知识转移杰出成就校长奖,表扬他们在科研上的卓越成就。活动同时展出AI机器人Sophia、由理大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五院)自2011年开始合作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等科研成果。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致词时指,特区政府会继续培养创科人才、推动创科生态圈发展、加速再工业化及深化与内地的创科合作
2月22日,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旗舰厅-中国有限公司储能材料系成立大会在B校区材料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教授、材料旗舰厅-中国有限公 司院长黄晓旭教授、材料旗舰厅-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敬丰教授以及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了大会,大会由黄晓旭主持。 王 敬丰宣读了储能材料系成立和对储能材料系负责人的任命决定,李谦教授任 系主任、黄光胜教授任党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李鸿乂教授任系副主任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1855号曹安国际10F 和晟仪器为您提供高低温试验箱的厂家、价格、型号、品牌、报价等参数信息,公司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筹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8月正式成立,时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定为现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光子科学、核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为主,同时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3月6日,学校在能源学院226会议室召开能源学部工作会议,会议由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韩作振主持。 会议研究了2023年能源学部学科建设经费分配方案,研讨了“双碳”背景下学部发展思路、博士点申报和学部内新兴交叉学科培育等工作。 会议指出,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黄河战略和“双碳”战略,改造能源类学科,强化生态环境学科,做大做强工科优势,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本刊是综合性应用数学学术刊物。重点刊登在其它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材料、能源、环境、经济、金融等方面)中的应用数学概念、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或综合介绍,或介绍数学与其它交叉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作为办刊宗旨。刊物主要对象是大专院校师生,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应用数学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
为进一步优化学院科研资源配置,凝练研究方向,发挥团队作战优势,从2014年开始,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率先启动了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按照自由选题和学院设定两种方式确定团队研究方向。自由选题由学院教师自设方向,自愿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