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
尹洧,196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1976-1979年在兰州大学进修有机分析,师从中科院院士陈耀祖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分析化学和环保安全,曾任北京市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北京化工集团化工环保监测站站长、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咨询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前处理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环保分会监测学组组长,入选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专家库、商务部评标专家库、北京市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北京市环保局专家库、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专家库、北京市安全技术监督局专家库、北京市项目评标专家库、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北京化工协会顾问、《现代仪器与医疗》杂志常务编委、《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编委、《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杂志编委、《食品安全与检测》杂志指导专家。编写或参与编写著作17部,发表论文103篇,专利3项
这是9月28日拍摄的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城(无人机照片)。 夏秋时节,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林木青翠,绿意盎然。黄河、渭河与洛河在不远处交汇,呈现出一派壮美景象
2月25日下午,开封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开封市委主委刘海潮赴龙亭区开展调研,龙亭区政协主席李金光,民盟开封市委会秘书长袁红丽参加调研。 刘海潮先后参观了仓颉墓遗址、仓颉园和镇河铁犀,每到一处,刘海潮都认真聆听,仔细观察,详细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指导建议。 刘海潮指出,仓颉墓、镇河铁犀都是我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做好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宣传黄河力量,讲好黄河故事,为开封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持续贡献民盟力量
从山西省公安厅获悉,该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和知识产权领域违法犯罪,截至11月打掉犯罪团伙51个,破获刑事案件1439起,涉案金额24亿余元。 山西是白酒生产大省,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警方集中打击制售假酒犯罪,捣毁黑窝点34个,进一步净化节日食品市场。针对山西污染突出的问题,山西公安机关以黄河流域污染防治为重点,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4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9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为贯彻落实好中央有关精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近期在全国金融系统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与主要措施。 《意见》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农发行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职责密切相关,既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也是农发行促进自身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1月19日,市政协召开“二次创业长垣应该怎么办、怎么干”专题讨论会。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甘林江,市政协党组副书记范相鹏,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江军,市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财政局局长王子辉,市政协副主席侯景方,市政协党组成员司玉峰,市政协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韩雷参加会议。 会上,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党组成员聚焦“二次创业长垣应该怎么办、怎么干”这一主题,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紧密联系长垣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讨论碰撞、对标对比,梳理分析研判我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群策群力,建言资政,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日报银川12月4日电 (记者刘峰)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高级人民法院等12部门联合发布《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黄河干流宁夏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国控地表水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0%,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控制在10%以内,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水土保持率达到78.02%。 根据《实施方案》,宁夏将在黄河干流宁夏段、主要支流、重要湖库及重点入黄排水沟等水域实施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城镇环境治理设施补短板、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五大攻坚行动。在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关键领域,实施农业深度控水节水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
12月7日,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兰州白塔山项目”)荣获2022第五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金奖。据了解,本次大赛共计有3561家单位、1541项作品参赛,兰州白塔山项目申报的《智能建造与BIM关键技术创新应用》经过网上报名、作品提交、初评和答辩评审等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喜获金奖。 兰州白塔山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特殊,项目主要施工难点为隧道工程下穿白塔山古建筑群,且工程通过地段多为超浅埋、超偏压等不良地质,不仅影响隧道施工本体的安全,对白塔山古建筑群也是一个考验
2020年9月4日,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在京组织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黄河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规划编制技术单位领导和同志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综合司规划处主持。 我院对《黄河规划》工作方案和技术大纲编制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说明;各技术支撑单位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前期工作基础和阶段性成果情况,并进行了讨论交流
记者从陕西省政府2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监测显示,今年1至10月,陕西黄河流域国考断面Ⅰ至Ⅲ类比例为84.4%,同比改善21.9个百分点。近年来,陕西不断完善污染防治机制,精准治理突出环境问题,黄河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金东介绍,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黄河流域32个国考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比例为65.6%,无劣Ⅴ类断面;6个黄河干流断面水质均为Ⅱ类,与2015年相比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