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
学校坚持“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发展目标,把项目和论**在河西大地上,在讲好、写好、演好、画好河西上下功夫,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的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致力于研究、凝练和形成“河西成果、河西风格、河西气派、河西精神”。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研服务与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科研人员及医护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甘肃省财政厅、教育厅转发财政部、教育部、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先后修订并颁布实施管理14项。 《河西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资助管理办法》院办发[2015]5号;《河西学院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的若干办法》(院办发[2015]6号);《河西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院办发[2015]25号;《河西学院科研平台考核管理办法》(院办发[2016]7号);《河西学院学术交流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6号;《河西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立项配套资助比例调整补充规定》院办发[2017]6号;《河西学院强化学风建设和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试行)》院办发[2017]9号;《河西学院科研平台设立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45号);《河西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51号);《河西学院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院办发[2017]51号;《河西学院科研创新与应用校长基金项目管理办法》(院办字[2018]30号);《河西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院办字[2018]30号);《河西学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院办字[2018]42号);《河西学院科研业绩认定考核及津贴发放办法》(院办字(2018)49号)
如何引用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的某个数据库: 动物类群数据库: 植物类群数据库: 菌物类群数据库: 如何引用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中的某个分类单元: 物种2000是一个致力于建设电子化的全球生物物种名录的国际组织。物种2000中国节点是国际物种2000项目的一个地区节点,2006年2月7日由国际物种2000秘书处提议成立,于2006年10月20日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BC-CAS),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支持和管理物种2000中国节点的建设
1991.7,陇东学院生物系毕业。2001.6,兰州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毕业。2005.1,英国约克大学生物系,访问学者(CSC项目)
当溶解氧不足,且系统是低负荷运行时,容易产生反硝化泡沫,特定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的部分降解作用形成泡沫,并使泡沫迅速增长,泡沫多会导致检测不达标,不能够排放,拖慢工序,循环水处理时曝气或者供氧时泡沫太多,影响水处理的进度或者溢流,对活性泥与菌物有危害,如果泡沫从表面溢出,甚至会影响到外部环境。 产品介绍:盾构水处理消泡剂是一种用于水相系统的消泡剂,在水中易分散,使用方便,在很宽的pH及温度范围内具有快速的消泡效力和抑泡功能,能迅速消除泡沫,并具有防止泡沫再生的功效,适用于地铁施工土、盾构土处理、石油钻井、固井等领域。消泡速度快,分散性能优良,特别是在稀释后不易破乳漂油,使用温度低于60℃(常温型),不仅消泡稳定速度快,抑泡时间长,而且耐高压喷淋、耐酸碱性能强
一、入侵微生物:主要是指对农作物、林木及经济鱼虾类带来危害的病原微生物未包括人类和家畜疾病。 二、入侵植物:主要是指在农业、林业、湿地、草原、淡水、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中带来危害与威胁的有害植物如草本、藤本、灌木、藻类等植物及部分有明显危害性的乔木。 三、入侵动物:主要是指对农林牧渔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有害昆虫、螨、鱼、两栖爬行类等
由中国科学院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菌物学会协办的“种群遗传学与基因组学高级培训班”,将于2019年10月20-24日在北京举行。 为适应国内进化种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领域飞速发展的现状,加强相关研究人员的理论基础,推动研究人员实现从“会跑流程”到“理解原理”的跨越,特开办此次高级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将邀请领域内一线科学家,针对较新的软件及程序背后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介绍,同时结合最新进展对与之相关的种群遗传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展开系统的讲授,以图达到融会贯通、全面提升学员理论水平的目的
日前,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在福建农林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的成立将构建更加完善的菌草科学与技术体系,更好发挥菌草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福建农林大学积极推进菌草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在扶贫和援外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网讯(记者 于玲)近日,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在上海食用菌所作了题为“菌物分类与命名”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中,李玉院士从观察研究菌物手段的演变开始,详细介绍了菌物的概念、菌物分类及其演化、菌物与人类关系、菌物采集方法、菌物资源利用等内容。并在报告后的交流讨论环节,结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学术的研究的态度,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关于如何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认真谨慎地开展科研工作等问题
毕银丽,女,1971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开云平台官网首页(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地质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西部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院院长。获得陕西创新人才长期计划人选、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提名奖、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孙越崎能源大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绿色矿山杰出贡献奖、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兼党委委员,煤炭行业生物修复工程中心主任,国际生态经济协会绿色矿山环保专委会副主任及秘书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委会副主任、菌根与内生真菌专委会副主任、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副会长;多次赴英国、希腊、哈萨克斯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
12月10日,“科创中国”第二届“泰山论菌”高端论坛在泰安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服务中心、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菌物学会指导,泰安市科学技术协会、泰安高新区管委会、泰安市农业农村局、泰安市乡村振兴局、山东农学会、泰安市农业科学院主办,山东芝人堂药业有限公司、泰安市农学会、泰安市食用菌协会承办。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相关专家学者及食药用菌同行线上线下共计200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