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会
近日,亚洲科学家杂志(Asian Scientist Magazine)评选出2019年度亚洲百位杰出科学家,我国李家洋院士以及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徐明岗研究员等来自中国大陆的13位科学家入选。 自2016年以来,该杂志每年评选出年度亚洲杰出百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不同区域和不同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入选2019年度的百位科学家,其科研成果须在2018年获得国家或国际奖励;或者取得了重大科学发现;或者在学术界或工业界担任领导职务
2022年6月23日上午,在江苏省农学会召开了“2022年江苏省创意设计联盟第三次工作研讨会”,联盟成员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江苏省农学会、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江苏省轻工协会等8家单位的代表20余人参加。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卢红标首先就“江苏省创意设计联盟·钟山奖”评选管理办法(试行)进行汇报,内容涉及奖励范围、评选方案等。随后参会代表们对评选管理办法(试行)相关内容展开热烈讨论,确定本次创意设计大会以“创意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主题,创意作品突出“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创新”等理念,并简要提出了各领域创意设计作品的评审标准和评审方案
3月7日,县科协邀请山东省中药材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山东农学会中药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志芬,山东省科协社会组织党委委员、山东农学会秘书长、研究员张希军,山东农学会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助理邹本福一行7人走进老湖镇中药材基地,开展“科普之春”之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省专家一行举行了《山东中药农业生物资源》赠书仪式,并与中草药种植加工户座谈交流。首席专家王志芬指出根据老湖镇地力贫瘠、山地多上水难的特点,因此更适宜种植木本生药材
新华网福州8月19日电(崔楠)“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被誉为“人间第一香”的茉莉花茶,是如何制成的?8月17日晚,35位制茶人在“2020年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传承人、传承大师赛”上,展示了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现场操作考核是比赛的重要一环,包括养花、筛花、窨花、通花、起花、焙茶等工艺程序,考核参赛选手对传统工艺的掌握程度,时长约6个小时
主讲人简介:章家恩,男,1968年8月出生,湖北省广水市人,中共党员。现任生态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教育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聘任的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首批专家、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兼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未来预测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学会理事、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理事、广东省生态文明促进会理事等,以及《生态科学》常务编委、《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热带地理》、《土壤》、《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等杂志编委
经过筹备,由滁州市老科协主办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业培训班于2010年12月25―26日在全椒县县委党校举行。培训对象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社长、总经理、协会会长;七个县市区分别由老科协带队,共9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全椒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若平致了欢迎词; 滁州市农委主任程锡蔓介绍了滁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成效、问题和成因以及发展对策; 安徽省老科协副会长、滁州市老科协会长胡成功就举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业培训班的指导思想、目的以及要求讲了话
经过筹备,由滁州市老科协主办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业培训班于2010年12月25―26日在全椒县县委党校举行。培训对象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社长、总经理、协会会长;七个县市区分别由老科协带队,共9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在开班仪式上,全椒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张若平致了欢迎词; 滁州市农委主任程锡蔓介绍了滁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成效、问题和成因以及发展对策; 安徽省老科协副会长、滁州市老科协会长胡成功就举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业培训班的指导思想、目的以及要求讲了话
赵劲松(1974-),男,湖北宜城人,中共党员,教授,现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国农学会农业产业化委员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理事、襄阳市农学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农业栽培技术研究,高校教育管理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工作,一直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育教学能力强,专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厚。先后公开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等重要刊物20余篇
1993年本科毕业以来,一直在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从事果树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2007年获得农业推广硕士学位,2010年至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历学位。 兼任农业部职业技术鉴定中心试题库开发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农业厅12316科技热线专家,中国农学位葡萄分会、河南省农学会会员,2016和2017年任河南省“三区”科技服务专家。 参加工作以来,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和专著5部,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郑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1项,2015、2016、2017年连续3次获得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三农”科技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据人民日报消息,2019年10月21-22日,我国第三代杂交水稻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在湖南省衡南县进行,实测亩产突破1000公斤。 其中,对衡南县云集镇示范的新组合G3-1S/亲19进行机收测产,第1丘实收面积468.48平方米,实收毛谷882.8公斤;第2丘实收面积711.52平方米,实收毛谷1363.0公斤;按照标准含水量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1034.4公斤、1058.3公斤,平均亩产1046.3公斤。 对于这一测产结果,中国工程院院士***直言,“达到预期,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