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
刑法第78条第1项本文规定:“假释中因故意更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者,于判决确定后6月以内,撤销其假释。”不分受假释人是否受缓刑或6月以下有期徒刑之宣告,以及有无基于特别预防考量,使其再入监执行残刑之必要之具体情状,仅因该更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即一律撤销其假释,致受缓刑或6月以下有期徒刑宣告且无特别预防考量必要之个案受假释人,均再入监执行残刑,于此范围内,其所采取之手段,就目的之达成言,尚非必要,抵触宪法第23条比例原则,与宪法第8条保障人身自由之意旨有违,应自本解释公布之日起失其效力。上开规定修正前,相关机关就假释中因故意更犯罪,受缓刑或6月以下有期徒刑宣告者,应依本解释意旨,个案审酌是否撤销其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分子没有刑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了。在假释考验期内要认真遵守关于假释的有关规定,否则有可能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那么假释的考验期是多长,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要遵循哪些规定呢?下文中为您解答
假释是司法机关将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但是我国刑法也明确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进行假释。那么假释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适用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假释的执行刑期是多久?另外,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了一些不得假释的情形。那哪些情形不得假释呢?请看以下具体内容吧
如果罪犯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依照法定的程序,向人民法院申请假释。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审查,如果符合假释的,可以将罪犯假释,罪犯需要遵守假释的相关规定。那么,假释申请程序如何办理呢? 根据刑法第82条的规定,假释依照减刑程序进行
上海知名刑事律师孙金山,前金牌刑事法官,专注办理全国重大疑难刑事案件,欢迎咨询!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假释?假释期间再犯罪如何处罚?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在执行一定的刑期以后,才能适用假释。所谓“一定刑期”,按照刑法规定,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实际执行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