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前夕,笔者应邀做一个有趣的访问:“做家务”,分别接受“执屋”、“熨衫”及“拖地”等挑战。老实说,笔者不擅长做家务,平日大部分繁琐的家务都拜托家人分担,这次的挑战正好让笔者体验也自省,愿意承担家务的人实在值得尊敬。
社会上,大家多谈论的是儿童、残疾人士或老人家的福祉,但大家有否留意到,我们身边的“家庭照顾者”也同样重要?照顾者以家人的生活为重心,无怨无悔地付出劳力、付出爱心,但遗憾的是“家庭照顾者”的地位一直被忽视。
根据统计处资料,现时家庭照顾者约有65万人,很多基层市民根本未能负担起另找他人照顾的支出,可是,若他们全职照顾家人,没有收入,生活就更艰难。自2000年强积金计划实施后,没有薪金的家庭照顾者是得不到退休保障的一群。他们没有雇主,也没有供强积金,到退休年龄时,一分保障也没有,对他们而言是极不公平。
试想想,照顾者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不少,可以休息的时间不多,但他们为了照顾家庭,劳心劳力,放弃发展事业,承担照顾的责任,到头来,晚年生活却一点支援也没有,所以笔者更希望推动覆盖全民的退休保障计划,保障照顾者的晚年生活。
政府亦可带头实行家庭友善政策,如落实弹性上班时间,令其他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立法标准工时,令在职人士得以平均分配工作、休憩或照顾家庭,以作平衡发展;另外可考虑提供现金津贴予“家庭照顾者”,肯定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政府必须缔造一个有利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援,消除照顾者进入劳动市场的障碍,协助他们平衡工作与照顾家庭的文化。
总括而言,“家庭照顾者”理应拥有一个更受尊重的地位,家务也不应该只依赖在某一位家庭成员身上,各成员不分男或女互相分担,这样子才像一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