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教练学这二十余年间,不断有同学问及教练与辅导,表面看来实在相似,究竟她们有什么差异呢。

小弟不懂辅导,但粗疏地作个比较,勉强还可。

要定义辅导,跟定义教练一样,难;不同人、不同团体,有着不同的定义,难于取舍,但既然辅导学源自美国,由美国 31 个辅导学团体,于 2013 年共同草拟的定义,应该有点代表性:

专业辅导是一种专业关系,为要促进不同的个人、家庭、或团体,达致心理健康、幸福、教育及事业目标。

至于选择教练学的定义,实在比选择辅导学定义难上百倍,因为教练学团体,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唯有以美国及英国,最早从事教练工作的两位前辈的定义,作为参考。

细心比较两种学问的定义,你做能发现最少三个分野:

1. 主动与被动: 辅导学中的‘促进’是主动,而教练学的‘助人学习’及‘解开’,却是倾向被动。那么主动是否较被动优秀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误解,被动也是动,不是不动,只是前者主导的是助人者,后者主导的却是对方。

2. 内外与内在: 教练学的非教导与解开潜力,意味着改进源自内在,辅导学定义中没有显示改进的来源,但不同门径的辅导,用着不同程度的内外改进来源。辅导学的内外兼备,当然比教练的单一来源更有效率,但同时难度也远远更高。

3. 正式与随便: 辅导学强调专业关系,皆因辅导随时能涉及对方的内心深处,教练相对较为随便,过程较为轻松,但随便只是指双方的互动;随便不是随意,也不是不认真,教练非常着重方法与过程,绝非随意说说,胡乱问问。

不要问小弟两者那个较为优胜,她们根本是不同的物事,如何比较优劣? 两者也在助人,两者也能让你从中找到洞悉。

若你于人生中遇上难题,找辅导员谈一谈,确是合适的决定;若你想提升改进自己,又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教练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