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报╱记者曾增勋/桃园报导】

国立体育大学运动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卫沛文与国家卫生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温启邦,两人研究“每天运动15分钟可以延长寿命”,获国际期刊重视,卫沛文说,当初是对身体活动感兴趣,发现国人的活动量不足,希望透过研究鼓励国人多运动。

卫沛文与温启邦分析美兆健康管理机构12年健检资料,发现每周运动92分钟的人,比起不运动的人,平均寿命延长3 年,总死亡率降低14%、癌症死亡率可减少10%。这项研究报告在英国知名“The Lancet”医学期刊8月网络版刊出,受到国际重视。

卫沛文说,他们起初根据国卫院数据库分析,发现国人的身体活动量不足,以现行一周建议运动150分钟、每天运动30分钟才会有好处,但国人达到这项运动建议标准量的,竟只有2成。

国人不运动的理由,多是以“没时间”等当理由,两人为想办法鼓励国人多运动、增加运动人口,想到如果可以降低运动标准,就能减少国人不运动的借口,因此分析美兆机构的41万多笔健检资料。

卫沛文说,经长期分析研究,将运动时间减少一点后,就可以吸引国人运动,“从不动到动最难”,一旦运动之后获得好处,人就会动下去。研究发现,只要多运动,每次增加运动15分钟,就可增加4%的好处,总死亡率可降低18%;以15分钟先动起的人,在运动门槛下降之后,很多人有兴趣运动。

国人要做中强度运动,通常是在休闲时间下运动,他建议,做15分钟有氧运动,包括慢跑、快走或来回游泳,或在健身房骑脚踏车,做可动起来增加呼吸和心跳的运动,就可降低慢性疾病,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