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个萌娃,就是喜欢吃甜食,真的太让人头疼了。做为家长,每天都得给她控制甜食的分量,不给她吃吧,可以闹半天。给她吃吧,正餐又不爱吃了。以前孩子还在哺乳期的时候,我们全家就有一个规定,在孩子还小时千万不能拿一些零食甜食的东西给她吃,就怕她一旦吃过了就会上瘾,所以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在家里一般我们都会很好地执行这个规定。

可是后面有一段时间去到孩子姥姥家里,姥姥家有太多的小孩子,每次都能看到那里的小孩在吵闹着要吃各种零食,大人没办法只能满足他们,结果导致我家孩子看多了别人家的小孩在吃各种零食跟甜食,自己也开始会向我们讨要一些了。而这一旦开始让她尝试了之后,她就懂了哪些东西是甜甜的,好吃的。就这样回到家里后,她就开始不断地跟我们说想吃甜甜的。

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各种甜食,搞得我跟老公对她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可是也不能放任不管啊,后来我就学了一招,就是把生活中可以吃的健康的食品做成辅食,给她吃,毕竟自己动手做的,总比外面买的来得健康一些。南瓜紫薯球,也是我平常经常煮的一道甜食。每次孩子都很喜欢吃,吃完还会夸奖妈妈,做得太好吃了,下面就把具体烹饪步骤跟大家说说,有机会的话,你们也可以试着做一下,真的连大人吃起来都觉得好吃。

南瓜紫薯球的制作过程

1、准备好所需要的食材

紫薯180g、白砂糖30g(其中紫薯泥跟南瓜泥各15g)、纯牛奶20g、糯米粉208g、南瓜200g、椰蓉适量

2、准备一些紫薯,将其削皮洗净后蒸熟。然后碾压成泥,然后加入15g白砂糖,接着倒入20g的纯牛奶,一起搅拌均匀。

注意:白砂糖如果比较不容易融化的话,可以用糖霜来代替。另外,紫薯最好趁热碾压,这样跟其他一起搅拌也较比较容易。

3、接着往紫薯泥里面倒入8g的糯米粉,同样将其搅拌成不粘手的面团,这里可以多搅拌一会儿,用心耐心就成了,面团好了之后就可以放置一旁备用。

4、然后我们开始准备南瓜面团。同样也是将南瓜去皮清洗然后切成块,再上蒸锅将南瓜蒸熟。因为南瓜有很多种类型,一般我是挑选普通的很大个的,金黄色的那种南瓜,吃了那么多种的南瓜,我觉得这种的南瓜水分比较多,吃起来也比较甜。当然了,你们也可以试试其它种类的南瓜。

5、南瓜蒸熟之后,趁热加入15g的白砂糖,然后将其碾压成泥。因为南瓜本身就挺甜的,所以介意糖分太多的家长,也可以不添加,直接将南瓜碾压成泥就可以。

6、往南瓜泥中倒入200g的糯米粉,同样搅拌成不粘手的面团。这里解释下为什么紫薯泥里面只要添加一点点的糯米粉就行,而南瓜泥里面却要加这么多的糯米粉。

我们知道南瓜的水分比较充足,紫薯一般比较干,所以紫薯泥里面加入一点点的糯米粉就很容易和成面团了,而南瓜则不够,需要大量的糯米粉才能成团。不信的话,大家做的时候可以试下。

另外说明下,因为有的南瓜水分不一样,所以糯米粉建议大家一点一点的添加,添加到南瓜泥可以和成不粘手的面团为止,就无需再加入。具体的成团的状态就如下图这样。

7、将南瓜面团跟紫薯面团像下图这样分成差不多大小的小团,南瓜小团要比紫薯小团来得大一些就可以,然后将这些小团搓成圆,备用。

8、取其中一个南瓜小团,用手将其压扁,再取一个紫薯小团,放进压扁的南瓜团里,然后将紫薯团包起来,完全包裹住之后,搓成圆,这样造型就完成了。

9、待所有面团都做好之后,再准备好一个蒸锅,将所有合起来的面团放入蒸锅,要隔开放,不然就会粘在一起。

10、开火烧水,待水沸腾后上蒸锅,一般只需蒸个十分钟即可蒸熟。大家可以看到蒸熟后的面团是金黄色的,颜色很好看。这时候面团会比较软,将其取出。

11、准备适量的椰蓉,将其放入碗中。然后依次取一个煮好的南瓜紫薯面团,放入椰蓉中稍微裹上一圈,这样南瓜紫薯球就做好啦。上摆盘,是不是很好看,跟外面餐厅卖的相比,还是有的一拼的。

咬一口,香甜软糯的,太好吃了。注意哦,南瓜紫薯球一定要趁热吃才好吃,当然给小孩子吃的话,要稍微放凉一些。热热的南瓜紫薯球里面的紫薯馅料更软更香,甜度适中,孩子超级爱吃。

当然南瓜紫薯球,只适合现煮现吃,所以大家不要想偷懒,而一次性做太多,然后放进冰箱储存,这样就会营养整体的口感,千万别担心会吃不完,我每次做一盘就连家里的大人都觉得好吃,都在跟孩子抢着吃,每次都不够的,但是我做得不多就是了,因为也不想让他们一次吃太多。

另外,我们其实做这道甜食的时候,也可以不添加一点白砂糖,因为紫薯跟南瓜本身就是甜的,所以没有添加任何糖分的,只要小孩子爱吃,就都可以。在这里我是有添加,但是加的也不多,主要还是因为我家娃对甜食已经吃得成精了,没有一点甜的话,她是不吃的。

怎么样,由南瓜跟紫薯做成的甜食,是不是很健康?而且做法也简单。我们都知道南瓜跟紫薯本身就是属于蔬菜跟主食之一,里面富含有很多的维生素跟营养,吃了还有饱腹感,所以下次孩子如果再吵闹要吃零食时,妈妈们可以试试这么煮哦。对付熊孩子,就得像我们这样各种使用巧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