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底以来,宝秀镇凤山村种植的40余亩特色紫水稻迎来了丰收季。走进凤山村的田间地头,一阵阵稻香扑鼻而来,紫色的稻谷沉甸甸地低着头,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飘散出诱人的芳香,村民们正挥舞着手中镰刀收割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凤山村的紫米陆续开始收割~

  凤山村种植户王转芹说,他家栽种的三分田大概可以产300斤谷子,加工成紫糯米后可以卖20元一市斤,收入差不多有3000多元钱,再加上一季再生稻可以产100斤左右,总共的收入可以到4000多元。

  据了解,紫水稻是凤山村独有的特色品种,已经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销售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大米,经济效益明显,平均亩产值可达8000元左右。

  【凤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凤山紫水稻主要是依托我们村头的龙潭水种植。因为这个龙潭的水质比较好,润口、好喝。所以种出来的紫米特点一是色彩好,二是软和,三是滋补。

  凤山紫米为什么这么好吃?

  收割后选择颗粒饱满,品相优质的谷子次年播种,能够有效保持凤山紫米的特有味道。

  因紫米本身的特性,只能简单施以农家肥,农药喷洒少。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凤山村的三眼井井水的灌溉,每天三眼井的井水都要流经农田,水质清冽甘甜,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受其影响,紫米比其他地区的更具口感。

  据当地村民介绍,凤山紫水稻的经济效益虽然较高,但是由于紫水稻属于地方传统老品种,子种是靠群众自己在收割的稻谷中预留,所以秧苗的选育以及栽种管理都比较难,加之地域条件的限制、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其他优势经济作物的冲击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凤山紫水稻的发展非常缓慢。

  为切实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凤山村组织村内的党员干部、种植能手成立石屏县紫米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向镇政府、农科部门争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通过基层党组织+合作社+种植户的模式带领广大种植户一起探索紫水稻的科学种植模式,让紫水稻成为凤山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

  王祥说,下一步将依托村组干部,依托紫米专业合作社把紫米的产业发展起来,要把现在种植包谷的这些旱作物改种紫水稻,尽量发展到80亩到90亩的种植面积,让老百姓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紫米

  可做紫米粥、紫米肠、八宝饭、紫米鸡、糍粑、汤圆、糕饼、粽子、米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紫米凤山水稻丰收三眼井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湖北恩施:“失独”群体近80%在农村
  • 02 美俄宇航员乘“龙”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
  • 03 王毅:台湾问题没有模糊空间,中国必将实现完全统一
  • 04 “内鬼”卢丙海被查!
  • 05 加快崛起!省长进京拜会四位部长,有重要背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