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云南:之特色大米
大米,也是云南各民族人们的主食。#吃在云南##云南头条##云南旅游#
水稻就是云南的主要粮食作物,云南85%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在云南最为有名的大米主要有:广南八宝米、墨江紫米、卧龙谷香软米、勐海香米、遮放贡米、元阳梯田红米,称之为“云南六大名米”。

云南石林
这六大名米,基本涵盖了云南特殊土壤、气候和水质等高原生态条件经过长期的选择而形成的具有云南特色的传统的籼型软米、香米、紫米、红米等高原特色名米。我在这里就这六大名米给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1.广南八宝米的文化及烹饪应用
因产于云南文山的广南县八宝镇而得名。广南县的八宝素有“小桂林”之称,山清水秀,独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特有自然气候,孕育了品质独到、久负盛名的八宝米。在明清时代就被列之为“贡米”,被封为我国“六大珍品米”为之一。1981年被国家列为名贵稻种之一,2001年广南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八宝米之乡”,2009年获准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有“洁白无瑕,优质慧中,米中之花”之美誉。

云南八宝米饭,香糯回甜
八宝米属于籼型稻,分早、中、晚熟品种。品质优良,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指标均优于国家大米标准,氨基酸含量较高,营养丰富,白里透青、色泽光洁,略似青玉色;米粒光亮,饭粒柔软细腻,香味浓郁,甘甜滋润、冷不回生。
采用云南八宝米做成的米饭香醇柔软,如果用八宝米来制作米米糕,那将是香甜黏糯、回味无穷,用她来熬制米粥,更是香甜绵滑、稠而不黏。

广南八宝米
2.墨江紫米文化及烹饪应用
因主产于南北回归线上的墨江,因而人们一般叫墨江紫米。紫米也属于籼型水稻类,一般种植在海拔1000-1600米的墨江、红河等山区哈尼梯田上,这些地方没有冬天没有严寒,夏天也没有酷暑,山地以南亚热带为主,属于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产地99.98%是山区,森林覆盖率59%,农田就地取纯净的山泉水进行灌溉。据《本草纲目》介绍,云南山区的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早在元朝、明朝时期墨江就已普遍种植紫谷,此时自然也就便成为历代皇宫的“贡米”,并且享有“紫珍珠”和“御田胭脂米”的美誉。墨江紫米因其品质优良,1994年被云南省农业厅评选为优质米品种,1997年被列为云南省农村名特农产品,2007年墨江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紫米之乡”的美称,2009年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紫米饭糯而不腻
云南墨江紫米外观呈紫黑色,富含有紫黑**素;米质粘性强,属糯米类;米粒且饱满,呈长粒型;糯而不腻,并且蒸制后有断米复续现象,故而当地人又称之为“接骨米”。据实验分析,紫米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赖氨酸、核黄素、梳安素、叶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铁、锌、钙、磷、硒等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功效。
当地人们用紫米为原料制成八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粑粑、紫米糕、紫米汤圆、紫米甜白酒等风味佳肴;也有人用紫米来制作紫米香醋,我曾经喝过当百姓用紫米制作的紫米酒,香润可口。

墨江紫米
3.开远卧龙谷香软米
卧龙谷香软米产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光热充足、生态环境优美的开远市卧龙谷坝,是由开远市农业局多年引进试种并推广种植的,近几年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由于卧龙谷香软米米质上乘,1994年在省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评为部优,先后获云南省地厅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和中国昆明科学成果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交易会金奖。2008年分别在昆明第四届国际农业博览会和上海第八届全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卧龙谷香软米饭
卧龙谷香软米,米质好,香润、松软、口感舒适、冷不回生、热不稀烂、回甘返润;该产品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锌、镁、铁、磷等40余种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
卧龙谷香软米可以制作成米饭、八宝饭、炒饭、粥、米粉、米线等质量品质上乘的美食,也可以经过淘洗、浸泡、煮至半熟用于舂粑粑、饵块等。

开远香软米
4.德宏芒市遮放贡米
遮放,云南德宏芒市中缅边境的一个农业乡镇,地热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比较大,四周群山森林密布。是一个云南滇西伊洛佤底江水系龙江、芒市大河、南木冷河的汇集盆地,是我国现存3个野生稻谷原种地之一,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早在南方丝绸之路时代,南来北往的客商就流传“下关风、龙陵雨,芒市的谷子,遮放的米”一说。据记载早在元朝开始,被历代王朝指定为潞西土司进贡之物。遮放米独产于遮放镇遮放坝子,也属于籼型稻,晚熟高杆低产稻种之一。遮放米在1956年,被定为国务院接待外宾的国宴用米之一。

遮放傣族特色饭
遮放米颗粒大而长,谷粒金黄色,米粒色泽白润如玉,蒸煮后香气袭人,米饭油亮、黏而不腻、滋润香软适口,冷不回生;营养丰富,被誉为“净如翡翠白似玉,生自南国举无双”的粮中珍品。
德宏芒市主要居住的是傣族同胞,傣族各种节日宴会和招待贵宾是会拿遮放米来制作饭菜,遮放米带有一定的糯性,做成的饭滋润可口、清香四溢。

遮放贡米
5.元阳梯田红米
就像墨江紫米一样,元阳梯田红米生长在空气质量好,水源无污染,土壤无毒残留,水质、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绿色A级标准的地方,能适应哈尼梯田冬暖夏凉的泉水,能适应海拔1400米至1800米的日照、气温和水温,其基因多样性指数是现代改良品种的3倍,具有适应性强、需肥少及抗虫害的优良特性。哈尼梯田红米被称之为大米中的“红玛瑙”,其外皮呈红色而得名。梯田红米是云南哈尼先民在隋唐初期的高山梯田垦殖中由野稻逐渐驯化而成的,是人类史上最早驯化的古稻,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同年元阳梯田红米荣获第九届中国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金奖。

元阳梯田红米饭
哈尼梯田红米属于糙米,米粒细小、易脱粒,涨性较大,外皮呈红色,米饭香软、冷不回生,蒸煮后清香,米色微红、晶莹剔透;口感略糙、有嚼劲,开胃健脾,入口回香,饭味足的特点。元阳梯田红米营养丰富,含有一般水稻品种中缺乏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矿质元素的含量也高于一般的米类,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中。据分析,哈尼梯田红米就含有7种。

元阳梯田
用元阳梯田红米做的饭,营养丰富,熬制成粥,鲜美汤羹。

元阳梯田红米
6.版纳勐海香米
云南西双版纳的茶马古道上有个“小镇”,叫勐海镇。在勐海的山上育茶,山下种稻,夹带着茶香的清风轻轻拂过雨林稻场,稻禾也韵上淡淡茶香,滋补她的玉质天香。米香伴着古道上的悠悠茶香,富含热带雨林的原始气息,成就独特大米品质。西双版纳勐海县属热带、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四季适宜水稻生长,盛产优质米,自古就有“滇南粮仓”之称。勐海香米在热带雨林气候的滋养、高浓度负氧离子空气精华的浸透下,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形成了晶莹如玉、 软滑清香的绿色健康傣坝特色产品。

勐海香米饭
勐海香米米粒细长、整齐,晶莹如玉,米质上乘,富含赖氨酸,营养丰富,清洁免淘,软滑适中。米饭蒸煮后香气诱人,享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的美称。

西双版纳勐海香米
云南民族众多,饮食文化绚丽多彩。在云南罗平、文山与广西接壤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布依族、壮族,当地这些少数民族会在山上采摘一些植物作为染料来制作花米饭。植物包括红兰草(也称为红饭叶)、紫兰草(也称紫蓝草或染饭花)、染饭花、枫香叶以及密蒙花。这些植物的叶子或花朵经过煮沸并过滤,得到的溶液用来浸泡糯米,从而染出色泽各异的花米饭。不同颜色的花米饭有不同的寓意,如黄色象征吉祥如意,紫色代表五谷丰登,蓝色则是蓝色的梦想,绿色则与健康相关联。
当然也有人说:黑色象征生命,红色象征快乐,黄色象征真诚,紫色象征吉祥,白色象征春节。无论代表着什么,见到这样的花饭,瞬间食欲满满。

布依族的五花饭

丽江水车

大理三塔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自媒体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3855530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