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夏天睡觉的那个平房还有那个梦

已经进入夏季,燥热的温度回来啦,炎热的夏天又烧又烤,昨晚做了一个梦,梦到了老家的平房顶,梦到了爷爷和奶奶,还有那场大雨。

“老婆子,你把孩子睡的凉席放到小墙子跟,这孩子睡觉爱打滚,省得从房顶掉下来。”这是爷爷的声音,告诉奶奶,避免我从房顶上跌落。


七八十年代的夏天格外的热,没有电扇,只有蒲扇,人们大部分都不在屋子里睡,不下雨的时候,就睡在平房顶上。下雨了,在院子里睡,一张床几根竹坯子绑在四根床腿上,放上草苫子,再搭上塑料布,一个防雨的小房子就这样搭成了。


晚上要是想睡房顶,中午就得把草苫子放到房顶,这样能降低被太阳晒的温度。虽然做了措施,但是房顶还是很烫,感觉自己就是面糊,躺下就能变成煎饼,只是没有葱花而已。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看着天空那明晃晃的月亮,心想,老天爷你刮点风吧,我已经汗流浃背了。就这样看着满天星星,真是一闪一闪亮晶晶,一把镰刀似的月亮挂在空中,很漂亮。忽然又想到,奶奶说的月中嫦娥是不是也很热呢?就这样胡思乱想着,伴着树上的蝉长久不断的鸣叫声,慢慢进入梦乡。


“赵丽彬,站起来,把这个成语读一下。”老师指着黑板上的“苏武牧羊”四个字提问我。我慢腾腾地站起来,心想:这个读起来容易,但是心里却打起了小算盘,我要是读错了,就可以不在班里坐着了,可以出去站着,放放风。嘿嘿,这个主意一拿定,我张口就读:“苏武迷(放羊的意思)羊!”(这是我们的方言,一般把“牧羊”说成“迷羊”)老师一听来了气,瞪眼看着我:“赵丽彬,出去站着!”我一听达到了目的,赶紧往外面跑去。可是当我一走出教室,呀,好晒的太阳!悔意顿生,我快步跑到南边的树荫下,这里还好,凉快。“赵丽彬,你给我回来,站在这里,还知道找个树凉?”老师严厉的声音从后面响起。“妈呀,这里好热的,早知道这样,还是读苏武牧羊了。”我一边后悔着,一边慢慢地挪过来站到太阳底下。

“天空你能不能来片云彩,遮住太阳啊?”我一边追悔莫及,一边异想天开。我眼巴巴地望着树荫,盼着表转快点,快下课吧,让我这个被蒸的馒头赶快出笼吧,我真的熟了,也输给了自己认为是聪明的那个小算盘。


这个时候,土墙头上露出一个脑袋,是一个不上学的小伙伴:“哎,赵丽彬,又被罚站了,哈哈哈哈,走,逮油的(蝈蝈)去,别在这里站着啦,下学再回来!”我的大脑飞速地转着:老师会不会告诉家长?应该不会,上次没有告状,这次应该也不会吧!走了,不管了,玩去。


来到村北地,走到玉米地边,“停!河边草里有声音,趴下别惊动。”小伙伴低声提醒着,于是我们便轻手轻脚前行,果然,看到了一只大个油的,正在草丛里起劲地叫着。

我猫着腰,慢慢靠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抓住它的脖颈,哈哈,到手啦!走,撇高粱杆编笼子去!成就感满满。

玩着玩着,感觉有点饿了,吃点什么呢?于是我们来到叔叔家的小菜地里,青色的茄子饱满润泽,尖尖的辣椒青翠欲滴,拽一个茄子吃,再拽一个辣椒,一口茄子一口辣椒,好香(那个年代,家里的食物还不够充足),这样的食物便等于是美味的加餐了。


吃饱了,拍拍自己的小肚皮,躺在河沟的草地上,微风从脸上轻轻拂过,听着油的响亮的叫声,感觉有点困意涌上心头,突然老天爷下起了小雨,我的妈啊,晴空万里无丝云,哪来的雨啊?老天爷啊,你真好。“喊啥,别喊啦,快起来,下雨啦,回屋里睡去!”奶奶的声音让我睁开了眼睛,奶奶啊,真下雨了,原来刚才做梦啦!这时我也顾不着多想,赶紧抱起凉席下了房顶。


“慢点下梯子,别摔着啊。”奶奶话音刚落,我已经下到地上了。躺在屋里还是热,“奶奶,我要去庵子里睡觉。”奶奶答应了。我就躺在庵子里,听着哗哗的雨声,还有雨滴摔在塑料布上溅开的声音,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支悦耳的乐曲。

那个年代的雨总是下得很大,老人都用瓢泼大雨来形容,绝对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大雨的到来,空气变得凉爽了很多,伴着哗哗的雨声,我很快进入了梦乡,心里还在希望着,继续刚才的美梦,在梦里继续享受茄子和辣椒的香味。

如今已是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童年关于夏天的回忆,就这样,在时光的河里,继续散发着悠悠的香气,伴我今后的人生。

(本文系傻哥百姓服务站原创,转发需要注明出处,负责必究)

(图片来源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