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高粱,高粱其它若干重要性状的育种,进行高光效育种

今天一诺带大家了解一下高粱高光效育种,一起来看看吧!

高粱高光效育种,所谓高粱高光效育种,就是不仅从作物外部形态上,而且深入到高粱内部,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找出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性等生理实质性变化的规律,来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近年来,高粱育种工作生态育种已逐渐转入生理育种的新阶段。在高粱生理育种中,围绕着高粱光合产物的形成、消耗、积累和分配等生理过程,培育具有能有效地利用光能的理想株型,以进一步提高高粱的产量。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1)叶面积,叶面积大小通常用叶面积系数来表示(即叶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马鸿图和周继新研究的统计结果,1979年平均叶面积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r=0.448,1980年统计的结果是r=0.317,与生物产量的相关系数为r=0.65,均表现为正相关,但不显著。亚超等人的研究,叶面积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内,因叶面积过大,造成荫蔽,导致株间光照条件变坏,结果将影响到光合作用的许多方面,降低叶片工作效率,使净同化率降低,不利于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达5.11时,净同化率仅为4.6g/m²d,而叶面积系数4.31的净同化率为9.1g/m²d,结果前者亩产491.85kg,后者亩产高达604.7kg。亩产过千斤的适宜叶面积系数是在4.24-5.00之间。

(2)光合势,总光合势大小反应该品种光合面积的高低和光合时间的长短,并通过净同化率和光合产物转移率对经济产量****。不同的高粱品种的总光合势有很大差别。。生物产量高的品种,经济产量并不一定高。但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多年试验,光合势在86900-168800的范围内,生物产量表现有规律的增加,当发展到185700以上时,开始下降。

(3)净同化率(光合生产率),它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数,光合生产率高,干物质积累就多,生物产量就高,从而为经济产量打下了有利基础。沈阳农学院的研究报告指出,平均净光合率与生物学产量的相关极显著r=0.813,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农业科学研究所陈善宝1979年的试验结果认为,光合势越大,光合生产率越高的品种和杂交种,子粒产量越高。

(4)光能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是指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作物利用叶绿素,把吸收到的日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于体内,这种有机物质的能量与接收的总日光能的百分数。

光能利用率的大小,可以直接说明产量高低的生理指标。光能利用率越高,亩产量就越高。粱亚超等人多年研究结果认为,培育亩产超千斤优质品种的光能利用率为2.16-2.66%。如果低于1.92%时,则产量不达千斤。光合势的增加和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8760,光能利用率与光合势成直线回归,即每亩光合势增加一万时,则光能利用率提高0.059%。

2.选育高产新品种的生理指标

(1)为了提高光合利用率,选育叶色浓、叶绿素含量高的亲本材料 它的含量多少,与产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认为它是反映杂交优势的重要指标,资料指出,叶绿素的含量优势与产量优势呈正相关,但不是呈正比例关系,吉杂52全株各层叶片都有叶绿素含量优势的类型,产量优势较高,适于密植增产,吉杂26各层叶片优势均小,旗叶也少,产量优势与前相近。而旗叶优势特别强的吉杂11,产量优势也最强,说明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多少,对产量有直接的影响。

叶片厚的高粱材料不但叶绿素含量高,而且可以增加光的吸收率,产量高。

(2)选择叶粒比小的亲本,叶粒比就是形成1克 粒所需的叶面积,它可以相对地说明高粱叶子的光合能力强弱和转移能力的大小,即光合产物转化为子粒产量的比率高低。叶粒比小的亲本,光合能力强,形成1克子粒所需的叶面积小,说明单位叶面积上所形成的和转送给子实的光合产物多,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大,光合效率高,因此,叶粒比是高光效培育理想株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3)选择矮杆、叶片直立型的品种,叶片上举,株型紧凑的品种在同一密度下透光率高,使光合作用能力增强,叶片平展而下垂,透光小,而削弱下层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如绥杂1号叶片开张角度为23.7度,辐析7-3为25.7度,拨节期绥杂1号比辐忻7-3透光率提高8%,抽穗期提高0.5%,腊熟期提高10.8%。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980年采用超短直立叶型水科001进行高密度试验,在每亩留苗3万株内,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粱亚超等人研究结果认为,在高密度的条件下,矮秆品种的经济系数大于中拜品种,中秆品种大于高杆品种。因此,进一步培育中、矮轩直立型的株型的品种,是提高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那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