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粱丰产,知道了土壤环境条件,就能种出高产高粱
我们今天来说说高粱丰产的土壤环境条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适宜的土壤类型与土壤紧密度
高粱虽是耐旱、耐涝、耐瘠薄的作物,但在适宜的土壤类型上种植更易获得高额产量。一般来说,河淤土上种植的高粱产量最高。1964年辽宁省海城县海城镇公社在壤土型河淤土上种植的高粱比粘土地的增产33%。另一份61个典型地块的调查表明壤土型河淤土的产量最高,粘土次之,重粘土和砂土产量最低。河淤土所以能使高粱高产,主要是因为它的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高。

显然,具备较好养分条件和有一定潜在肥力的土壤是高粱丰产的土壤类型。土壤所含有的一定养分能否被吸收,取决于土壤水分的多少。只要土壤水分适量,速效养分就能被根系吸收利用。水分过多会造成速效养分流失。或者,由于空气不足,好气性细菌的活动受抑制,不能使土壤中的有机质转化为速效养分,而不为根系吸收。1964年辽宁省在营口县调查236个典型地块的结果证明,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凡地势高、排水条件好的坡地及上高地高粱产量都高于肥力较好的平地,更高于洼地。

所以,地种高粱应采用条田、台田,或者采用大垄栽培,解决排水问题。土壤水分的多少,除受地势影响外,在平原地区还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一般,砂土渗透性强,壤土次之,粘土最渗透性的大小与土壤孔隙度呈正相关,土壤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砂土土壤容重小,渗透性强,容易造成养分流失。粘土的土壤容重大,渗透性小,易造成土壤板结。因此,从土壤水分条件来看,仍以壤土栽培高粱较为适宜。在壤土上栽培高粱,从出苗至成熟,土壤的自然含水量一般在13-20%之间,有效水范围在10%以上壤土透水性较好,水分向蒸发表面移动较差,持水能力较高,有效水范围较宽,水分条件对高粱来说较为理想。

土壤紧密度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土壤过紧,孔隙度变小,容重大,土壤中空气少根系消耗能量多,呼吸作用降低。反之,土壤过松、旱时易失墒,雨时易饱墒,也不利于根系发育马骞等指出,黑土的容重为1.38时对高粱最适,产量最高。深松虽疏松犁底层,增强透水,透气性,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养分分解的有利一面,但也有土壤紧密度过松(土壤容重0.9-1.05)的不利一面。

因此,深松后必须镇压,使土壤有一定的紧密度。镇压往往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吉林省榆树县第一国营农场试验证明,在一定耕翻深度的基础上,使用耙茬播种法可形成土壤紧密度适宜的耕层。与连年耕翻相比,耙茬一年可使保苗率增加22.2%,耙茬二年和三年的平均使保苗率增加51.2%播后加强镇压也是创造适宜土壤紧密度的有力措施。目前采用的机播农具所配加的镇压轮,镇压强度不够,须在播后加强镇压以形成适宜的土壤紧密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制B-Z6型插种机时,设计有重压强镇压器,镇压效果好。

(2) 丰产的耕层结构种植高粱的良好耕层结构的特点应是,土壤疏松,上虚下实,呈小团聚体状态,无大块也不成单粒状。具体指标应是,土壤总孔隙度55-60%,土壤毛管与非毛管孔隙比例1:0.5,非毛管孔隙占土体总容积的10%以上,土壤容重1.051.30g/cm3土壤是否具备团粒结构,对耕层结构是否良好耕层中三相比例关系是否适当,都影响极大。一般认为具有大量直径2-3mm,或具有1-10mm范围内的水稳性团粒土壤肥力较高。团粒结构对积蓄水分,防止蒸发,流通空气,调节养分都有很大作用。建设高粱的丰产耕层结构,大致有如下几条措施:

1. 建立合理的土壤耕作和施肥制度合理深耕,增施有机肥料和精耕细作是创造良好耕层结构的基本措施。这三项措施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收到显著效果。如果深耕不施肥,反而会破坏土壤,降低肥力,导致减产。大量施用有机肥料而不深耕,肥料容易流失,不能充分发挥施肥的作用。深耕、施肥如不精耕细作,则土、肥不能相融,土壤不能很好熟化。在没有稳固性团粒结构的土壤上,运用上述三项措施可以使结构变好,为高粱的丰产奠定好土壤基础。

2. 改良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好坏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砂土质地过松,通气良好、有机质分解快,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养分容易流失,温度变化较快,温差大。粘土质地过粘由于紧实而造成耕层板结,通气不良,有机质分解慢。壤土则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高粱丰产土壤。改良土壤质地的主要方法是砂土掺粘土,粘土掺砂土,达到砂粘适中。砂土客粘或粘土客砂的数量应根据原来的质地来决定。一般是四砂六粘的效果较好。高粱丰产的土壤环境条件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