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李秋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新源 835801)
摘要:糯高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糯高粱淀粉含量高,出酒率也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1团具备生产优质糯高粱的自然环境条件,本文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地块选择、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总结糯高粱栽培管理技术,为糯高粱栽培及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糯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1团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海拔800~1100米,年平均降雨量为4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53.5小时,无霜期158天,年平均气温7.7℃。田间土质为栗钙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主要为玉米、小麦等。71团冬夏昼夜气温变幅较大,热量、降雨量相对充足,适合高粱生长。
2023年普通高粱订单价3.45元/千克,667平方米产量680千克,667平方米产值2346元。本地糯高粱收购价5.5元/千克,667平方米产量500千克,667平方米产值2750元。种植糯高粱比种植普通高粱667平方米增收404元,具有较大的推广优势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一、播前准备
(一)种子准备
选择适合本地区生产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115天左右的中早熟糯高粱品种,如齐杂106号、辽糯11号等。精选种子,去除秕瘦、损伤、虫蛀种子及杂质等,选择气温在15℃左右晴好天气晒种,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高粱种子包衣时,可用种子重量2‰的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和种子重量6‰(7‰的用量对高粱发芽率有很大影响)的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进行种子包衣,即100千克种子用200克立克秀加600毫升高巧,与种子混拌均匀,堆闷12~24小时,预防丝黑穗病和蚜虫的发生。
(二)地块准备
1.地块选择
糯高粱喜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适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选地时应避免选低洼潮湿的地块,以免积水影响高粱生长。选择中等肥力的条田,要求土壤速效氮含量在88~115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在8~29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在210~450毫克/千克、有机质含量在3.0%~5.5%,且地块的排灌系统良好,前茬作物以大豆、小麦、玉米等为宜,高粱重茬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尽量避免选择重茬地块。
2.秋翻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对地块秋翻,翻耕深度达到28厘米以上。结合秋翻全层施肥,667平方米施入有机肥2~3吨、磷酸二铵15~20千克、氯化钾5~8千克,肥料随秋翻翻入土层,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3.春季整地
种植糯高粱的地块播前必须精细整地,开春后机车可进地时,采用联合整地机或驱动耙整地,深度10厘米,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使土壤上虚下实。由于高粱对土壤封闭型除草剂较为敏感,除草剂抑制幼苗生长明显,应慎用或避免使用除草剂。

二、适期播种
(一)播种期
糯高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强的抗逆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期是保证苗全、苗匀、苗壮,争取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环节。选用露地播种时,一般以5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2℃作为适期播种的温度指标,71团一般在4月25日前后播种,尽量缩短播种期,力争4月底前完成播种。选用地膜覆盖栽培时,当5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通过10℃即可播种,通常在4月20日前后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容易出现粉种或种子霉烂,播种过晚,有效积温减少,产量降低。
(二)播种方式
选用幅宽80厘米地膜,滴灌带选择流量适中,滴水、滴肥均匀一致的迷宫式滴灌带,要求滴头间距20~25厘米,滴头流量3.0~3.2升/时,滴灌带末端承受0.18~0.20个大气压。采用四膜八行精量铺膜播种机穴播,膜上行距40厘米、膜间行距60厘米,平均行距50厘米,穴距11厘米,1穴下种2~3粒,一膜一管,滴灌带铺设在窄行中间。
播种时带足种肥,667平方米施磷酸二铵3~5千克作种肥,种肥施在距离播种行8~10厘米处,深度为4~5厘米。糯高粱籽粒非常小,顶土力比较差,宜浅播,一般播深控制在2~3厘米。播种质量要求地膜紧贴地面,膜面平整,覆膜严实,下籽均匀,播行端直,接行准确。
(三)合理密植
667平方米播种0.65~0.80千克。糯高粱种植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最低标准中产田667平方米播种量0.8千克,667平方米收获穗数9000~11000穗,667平方米产量450~500千克;高产田667平方米播种量0.7千克,667平方米收获穗数8000~9000穗,单穗重90~100克,667平方米产量550~600千克。
三、田间管理
(一)滴出苗水
根据天气情况在播种后24小时内滴出苗水,667平方米滴水8~10立方米,播后9天左右出苗。
(二)间、定苗
一般高粱在3~4叶期及时间苗,5~6叶期定苗,每穴留单株以形成壮苗。
(三)破除板结
糯高粱出苗前后如遇降雨,会造成土壤板结,应及时用轻型钉齿耙或其他自制破板结工具耙地,以疏松表土、提高地温、促苗出土和健壮生长。
(四)科学化除
在糯高粱长至3~4叶期、田间杂草3~5叶期,667平方米用28%高粱至尊(17.5%莠去津、10.5%二氯喹啉酸)200毫升,或37%大红高粱(23%莠去津、14%二氯喹磷酸)200毫升,或38%莠去津水剂300~400毫升、20%二甲四氯钠盐50~60克,对水40~50千克,混合均匀进行茎叶喷雾,以防除田间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高粱地有田旋花和稗草等恶性杂草时,还需667平方米加用藤净(42%的2甲·氯氟吡乳油)50毫升。
(五)中耕培土
采用机械中耕培土,第1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膜间中耕深约10厘米,留护苗带15厘米,此时幼苗较小,中耕时要避免压苗。第2次中耕在糯高粱5~6叶时进行,耕深16~18厘米。第3次中耕在糯高粱拔节期进行,结合开沟追肥培土,开沟深度20厘米,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25千克,并将土壤培在植株茎基部,培土高度10厘米,以防止植株倒伏。
(六)适时蹲苗
蹲苗可以培育壮苗。蹲苗时间一般在40天左右,当植株长到10~12叶结束蹲苗。蹲苗遵循“蹲黑不蹲黄”原则,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前期不旺长,抽穗期生长健壮,有效增强植株抗旱、抗倒伏能力,为高产创造良好条件。

(七)合理灌溉
全生育期共滴水3~4次,每次667平方米滴水30~40米。根据天气情况及降雨量滴水,通常第1水在高粱拔节期(6月初),随水667平方米滴施尿素10千克、磷酸一铵5千克、钾肥3千克;第2水在抽穗期至开花期(6月底—7月初),随水667平方米滴施尿素8千克、磷酸一铵5千克、钾肥3千克;第3水在灌浆期(8月初),随水667平方米滴施尿素5千克、磷酸一铵2千克、钾肥2千克,一般在8月下旬高粱灌浆结束后适时停水。
(八)喷施叶面肥
根据糯高粱长势酌情喷施叶面肥,第1次喷施叶面肥在高粱小喇叭口期(6月上中旬),667平方米用安必神(氨基酸≥100克/升)100克、磷酸二氢钾200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施,要求不能与矮壮素混用;第2次喷施叶面肥在高粱挑旗期(7月中旬),667平方米用安必神100克、磷酸二氢钾300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施;第3次喷施叶面肥在高粱灌浆期(8月初),667平方米用多肽原蛋白100毫升,对水30千克叶面喷施。

四、病虫害防治
本地糯高粱的主要病虫害有丝黑穗病、棉铃虫、蚜虫。防治病虫害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防早防小”的植保方针,强化统防统治,积极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采用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一)丝黑穗病
1.危害症状
丝黑穗病一般在高粱抽穗期发生,主要危害高粱穗部。病株叶片上出现红紫色条状斑,植株矮于健壮株,在抽穗前期穗部略歪向一边,有的病株抽穗后散出大量黑褐色粉末和一束束散乱的黑色丝状物。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增施有机肥、减施氮肥、适施磷钾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抗病能力;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轮作倒茬,轮作倒茬不仅有利于高粱的生长,也是有效防治丝黑穗病发生的措施之一,但必须轮作3年以上才有效果;高粱中耕期间由于机械损伤植株容易受病害侵染,田管时应早发现早拔除。
(2)化学防治 用种子重量2‰的立克秀拌种,或用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加少量水,拌种100千克。通过播前药剂拌种,降低丝黑穗病的发病率。在丝黑穗病发生初期,可667平方米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30千克叶面喷施,每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药剂交替使用。
(二)虫害
1.棉铃虫
(1)危害症状 棉铃虫一般在高粱孕穗期发生危害,主要是茎部受害,发现被害植株中上部出现折断现象,此时基本可以确定田间有棉铃虫的发生。
(2)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播种后每33.3公顷地设置紫光灯1台,诱杀棉铃虫成虫;也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每2公顷地设置1盏;或用太阳能杀虫灯,1公顷地设置1盏,诱杀棉铃虫成虫。
化学防治:在5月下旬棉铃虫卵孵化期,667平方米用20%氯虫苯甲酰胺6克,或25%溴氰菊酯15克,对水30千克喷施防治,一般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药剂交替使用;在8月初幼虫1~2龄时,667平方米用20%氯虫苯甲酰胺15克,或10%高效氯氰菊酯25克,对水30千克喷施防治,一般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药剂交替使用。

2.蚜虫
(1)危害症状 蚜虫一般在高粱叶片背面吸食叶片汁液,初期多在下部叶片危害,逐渐向植株上部叶片扩散,并分泌大量蜜露,蜜露滴落在下部叶面和茎上,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正常生长,造成叶色变红、穗小粒少,进而影响高粱产量和品质。
(2)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一般在5月底6月初,667平方米悬挂黄板20块,悬挂高度1.5米,黄板之间间距50米,以诱杀蚜虫。
化学防治:高粱拔节—孕穗期蚜虫常会持续危害,当田间有蚜株率达20%时,立即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可用10%吡虫啉2 500倍液,或50%抗蚜威乳油3 000倍液,或40%蚜灭克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施1次,共防治2~3次,药剂交替使用。也可在6月中下旬高粱喇叭口期,用5%辛硫磷颗粒剂人工灌心防治。
五、及时收获
糯高粱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末期,此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值,淀粉含量高,穗下部背阴面籽粒呈蜡质,机械收割损失少,应及时机械收获。一般在9月底—10月上旬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