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gman
本校正向教育是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沙尼文博士(Martin Seligman) 提出的“正向心理学”理论为为设计基础,渗入校本德育课程及各项德育活动。 透过各项班级经营,发展个人正向教育中的“品格强项”、建立正面情绪和快乐感为重点,着重全人发展,以培养及发挥个人的长处和潜能,以推动个人正面发展,藉积极、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迈向圆满的人生。 共同建立一个互相尊重、互信的学习环境并且创设一个正向的学习社群
一些活动能让人们满足于全心投入 (Engagement) 的需要,向身体注入积极的神经递质和荷尔蒙,从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全心投入这些活动,有助于人们保持身临其境,同时整合人们在活动中所找到的平静,专注和喜悦。这就是现代正向心理学之父马丁· 赛里格曼 (Martin Seligman) 在他的理论中提及那五项要素 (PERMA) 中的第二项
学校推行正向教育是为了协助学生、老师迈向完满人生。正向教育有六大范畴,包括﹕ 正向教育以发展个人“品格强项”、建立正面情绪和快乐感为重点,着重全人发展,以培养及发挥个人的长处和潜能,以推动个人正面发展,藉积极、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迈向圆满的人生。 正向心理学之父马丁.沙利文博士(Martin Seligman)提出,当我们了解自己的强项与美德,并加以有效运用和发挥时,我们就会感受到正面的情绪,能建立美好及丰盛的生命
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应该着重三个研究范畴。第一,心理学应理解、治疗和预防精神病;第二,应发现和培育有天赋的人;最后,应令人类的生活更完满充实
人生意义为我们提供个人的目标和方向,使我们更有动力和能量。人生意义是建立丰盛感的根基。一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才能获得幸福和丰盛感 (Seligman 2012)
丰盛感的第五个元素是成就感。成就感指人们朝着目标前进,并取得成就,继而感到满足。然而,成就感不一定是指一个人获得胜利,举例说:你参加比赛,与其他高手切磋,增进了自己的技巧和经验,不管最后是输是赢,你都会觉得满足,这就是真正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