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荷兰皇家科学院脑研究所所长、现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主任之一,荷兰人脑库创建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他对神经科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贡献,曾使得他先后获得荷兰女王亲自颁发的荷兰狮爵位(1998)、国际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终身成就奖(2002)、荷兰皇家科学院最高荣誉奖章(2008)等一系列殊荣。他所领导的研究组向世人揭示,人体下视丘远不只是原始生存的中枢,而是积极参与着高级认知功能与情绪调节
开发基于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疗法的公司股价周一下挫,之前研究报告显示,Crispr可能对DNA造成比此前预想更广泛的损害,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该研究发表在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研究称,DNA的改变常常发生在远离基因编辑靶位点的片段,因此在之前的研究中未被发现,之前的研究通常观察遗传物质的较小片段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负责人。针对免疫反应可视化研究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发展多分子并行检测、活体靶向标记和多层次光学成像新方法。建立的免疫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已应用于肝脏免疫、肿瘤免疫、皮肤免疫和神经免疫的可视化研究
公司的顾问团队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哈佛医学院、贝勒医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生命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组成;刘明耀教授目前担任邦耀生物的首席科学家,为国家特聘教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更多优秀科学家们的加入,为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公司运营及投融资经验,涉及生物医药、大健康、房地产等多领域,全面负责公司整体运营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生物物理学作为一门多学科技术交叉、多尺度综合观测的学科,应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以及数理、化学思维方法来研究复杂生命现象,寻找和解释生命活动中的基本规律
COVID-19的疫情已经进入第三年了,虽然疫苗的施打率也逐渐普及,但我们依旧需要面对着疫情的威胁。疫情人们造成的慢性压力会有什么影响?Nature一篇论文谈到一个有趣的观点“疫情可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衰老?人类老化的分子机制是什么?有逆龄、抗衰老的可能性吗? 这篇Nature的论文帮我们回顾了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端粒(telomere)等衰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基础的概念。这篇论文也回顾各种慢性压力,例如经历战争的退伍军人研究、长期受到儿虐、在社会经济困难家庭成长的孩子、长期独居的长辈、他们衰老分子生物指标、生理代谢、荷尔蒙调节的影响
1. 试用时间:2020年6月8日-2020年9月7日(3个月) 2. 试用产品:Springer电子期刊全库,涵盖11个学科,包括数学,化学与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工程学,物理与天文学,医学,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商务与经济学,人文社科与法律学,共计约2000余种期刊。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从事科研、教育和专业出版的机构。集团旗下汇聚了一系列备受尊敬和信赖的品牌,以各种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内容
据***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大学和中国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心脏干细胞。与天然干细胞相比,这些合成干细胞能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更多好处,同时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一些临床风险。除此外,这种人工的合成心肌干细胞具有更好的保存稳定性,相关技术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干细胞制备中
徐娟,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读博期间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联合培养一年半)。长期从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信号系统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及其他逆境反应等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调控分子机制研究
学术讲座通知(黎博 湖南大学博导) 时间:2022年5月20日(星期五)15:00 黎博,湖南大学半导体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博导。2012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2017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半导体所。主要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的气相合成及光电磁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