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什么是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是全球最大型的集体环保行动,亦是世界各地的市民、团体、商界和政府的共同 承诺。参与的方法十分简单,大家只要在指定的时间,将非必要的灯及电器关掉便可。我们希望 借着“地球一小时”活动,提高大家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并鼓励市民在熄灯一小时后继续改变, 从日常生活着手,减少能源消耗,实践节能低碳生活,共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新的细菌,它们喜欢吃金属,并经由吃金属得生长养分。事实上,几百年来,人类就已经在质疑,地球上有这种吃金属的生物,只是一直都没有得到证实。 现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微生物学家在从事一个完全不相干的实验中,意外发现这种细菌,他们是在使用一种类似粉笔的锰来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的
同济医学院七七级三大班在美国聚会刚结束一个月,国内传来了一条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我们班的马丁同学,经过八年努力奋斗,终于在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医药卫生部第三轮投票中以最高票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消息传开,同济海内外校友群情沸腾,我们三大班同学更是欢欣鼓舞。日前,中国工程院正式宣布了马丁与其他55位学者增选为院士的喜讯
每年在美国生产的能源中,近70%被浪费掉。大部分的热量都低于100摄氏度,并且多产生于诸如电脑、汽车或大型工业过程等来源。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师开发出了一种薄膜系统,可以将这种系统应用于这种废热源,从而以这种技术史无前例的水平产生能量
葡萄糖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而葡萄糖氧化酶(GOx)在有氧环境下可以高效地催化葡萄糖的降解,从而切断肿瘤细胞的葡萄糖供给。同时,葡萄糖降解产生的双氧水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能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这种GOx介导的肿瘤类饥饿治疗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一批“90后”青年学者不断走向学术前台,同时他们也受到外界舆论高度关注。南方医科大学近日引进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 澎湃新闻注意到,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9月16日更新信息显示,出生于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于2019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
发布者:兽医学院发布时间:2018-10-15浏览次数:354 时间:2018年10月16日(星期二)上午9:00 陈声教授于2004年获得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于2004 - 2009在美国威斯康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现在分别为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自2012年到现在任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特聘教授和深圳市食品生物污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源菌耐药性机理、病源菌致病性机理及新抗生素开发。近年来主持国家973课题、香港食物及卫生局的医疗卫生研究基金项目、香港研究支助局合作基金项目、深圳市重点实验室项目等
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对海量基因组数据的注释和解读成为下一个主要难点,在此基础上对癌症基因组的解析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表观基因组学是基于基因组学的一个额外分支,所以如何运用统计计算方法去分析和整合各种高通量生物医学数据就变得非常关键。在这次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各种数据的分析方法,以及在癌症样本中的实战运用。 表观遗传变异已经在所有人类癌症类型中被观察到和证实
塑料回收并非听起来那么美好。只有大约30%的塑料瓶被制成了新塑料,但它们通常强度较低。近日,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已经设计出一种酶,可以将90%的塑料转化为原始原料
深渊是指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域,主要由海沟组成。由于极大的压力、缺乏光照和接近冰点的水温,深渊传统上被认为是一个生态荒漠,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深渊的底栖生物量和微生物活动都远高于深海平原,甚至可能是深海的有机碳埋藏中心。深渊的这些特点与其独特的V形地貌和频繁的地震活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