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
当你笃定会跟你在一起一辈子的那个人,有一天要和你分开了,不是因为谁先离开这个世界,而是两个人开始过各自平行线的生活,甚至他是要和别人继续以后的生活,那会是怎么样的感觉呢? 洪荒的《你的伤只有自己懂》,就是在告诉你,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结婚三十三年后,发现先生有外遇,十天内离婚,真像是排骨牌排到最后几颗时,不小心碰倒了,所有的牌一次倒光,这时候,该感谢我们在这段时光里历经的美好过程,还是感伤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这一遭呢? 有些东西,一直存在你的生活里,是那么理所当然,像空气,不失去,你都快要忘记,它的存在,并不是自始,也可能不是最终。 其中一种,就是爱
博学精术: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作为医疗工作者要主动钻研学习业务知识,做到学识渊博,造诣精深。精术要求医疗工作者具备精湛的医疗技术,并不断攀登医学高峰。 明德至善:出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为了与大家分享这份美好,我们于2018年在美国纽约成立了“明净艺术”,以推广和传播优秀的当代传统艺术,使之更易于走入生活。 明净艺术是由一群热爱传统书画的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所组成。 传统书画讲求灵性与意境,创作者的精神素养与品格修养将如实反映于作品之中
职场的成人学习与学校的儿童教育,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主角”,而“成人学习者”还能运用五大思惟,适时探索内在、发掘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你是否想过,进入职场后的成人学习,与仍在学校时期的儿童教育,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之处?”这是前一阵子与同事们所讨论的问题。“其实,你是成人学习者,而在学习之中,你是主角
发生问题,或遇到困难,你是从自身找原因,还是想方设法埋怨抱怨他人、环境甚至社会,而从不反思自己? 一些人总处于怨天尤人的状态,生活中发生任何事情都处于这种模式之中,从不反思自己,而一味地怪他人。这样除了伤害他人,自己也不能从事情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实在是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情。 人一辈子,几乎不可能改变其他任何一个人,包括家人
您也正在为亲子教养问题而烦心吗?教养孩子在观念上,首先要先建立正确的因缘观,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关心,但不操心”。 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总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尤其现今少子化趋势,尽所能提供孩子优渥生活的父母不在少数,生活、学业上呵护备至,为的就是让孩子们的成长路一切顺遂。然而,新闻上还是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因为过度被宠爱保护,不知如何负起责任、面对压力或是处理矛盾,反而导致忧郁、自闭或行为偏差
当你笃定会跟你在一起一辈子的那个人,有一天要和你分开了,不是因为谁先离开这个世界,而是两个人开始过各自平行线的生活,甚至他是要和别人继续以后的生活,那会是怎么样的感觉呢? 洪荒的《你的伤只有自己懂》,就是在告诉你,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结婚三十三年后,发现先生有外遇,十天内离婚,真像是排骨牌排到最后几颗时,不小心碰倒了,所有的牌一次倒光,这时候,该感谢我们在这段时光里历经的美好过程,还是感伤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这一遭呢? 有些东西,一直存在你的生活里,是那么理所当然,像空气,不失去,你都快要忘记,它的存在,并不是自始,也可能不是最终。 其中一种,就是爱
12月21日,鸿茅药业被中药协会授予“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荣誉称号,随即引发舆论争议。26日,中药协就此事致歉,称因把关不严,诚恳道歉,并且决定撤销本次表彰,纠正错误。从“不要盯着人家的过去不放”,到“我们有我们的标准,不能公开”,再到“我们诚恳接受各方就此事对我们的批评指正”,中药协最终致歉的表态,值得点赞
台中市长林佳龙连任失利,败选原因是否受中央执政的大环境影响?林佳龙26日表示,选举结果就是最高的民意,他一方面检讨自己,一定是有做得不尽理想的地方,可能努力不够,也可能没有体察到民意,都会努力改进,而选后将先沈潜,一方面思考也休息,于调整步伐之后再决定未来的路。 对民进党全台选情重挫,是否受中央执政的大环境影响?林佳龙今天在主持市政会议前受访表示,做为市长候选人,他就是反求诸己,同时检讨改进,至于选民投票因素有一些可能是全国性的部分,将循党内管道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建议。 对于这次选举,花博效应及政绩牌是否失效?林佳龙认为,花博得到各界的肯定,这是市府与所有市民共同努力的成果,“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大家对花博的肯定,也是对市府的肯定,做好政绩是应该的,市民投票各种原因,我们就是尊重”
当一个人生病,尤其病情严重、病程漫长,总希望早点摆脱病苦、恢复健康,心急之下有的遍访名医,有的求神问卜,任何可能的治愈方式、治疗方法都不想放弃,然而病况是否因此改善乃至消失? 许多疾病固然是生理因素造成,但亦有不少是心理的,也因此徒然诉诸外缘帮助,实际的效果可能都很有限,包括正规治疗的吃药打针,或者各式各样的补品、营养品等。 心理内因引起的疾病,各种外在医疗行为都只能视为是一种辅助,即便有效也未必是长期的,而不能当作是主要方法,这时反求于心、反求诸己,才可能有转圜的余地;近来的“心念自愈力”所强调的也在于此,呼应古来的“万病心起”。 一个人的性格不只是他的命运,也暗含他的身体状况,性格又和信念有关,也因此心念改变、性格翻转,疾病才可能跟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