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
一九八八及八九年,创古仁波切接受美国那洛巴佛学院的邀请,针对莲华戒菩萨所造的《中观学派修道次第论》上卷及中卷做了系列的弘法开示。仁波切以清晰的言词、简单的比喻,将修行次第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从慈悲心、菩提心的启动,到空性的见道过程,以及透过修行六波罗蜜,逐次登十地菩萨的次第,最后成就佛果。他不但融入各学派的见解,同时还有个人修持的经验;不论是初学者还是修行多年的行者,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空性是一切现象的真实本质,从来没有人创造空性,它也是所有的精髓。我们每天看到的一切,都是没有本质的。如果我们试图找出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将无法找到它,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称为固有存在这回事
神通的梵文叫做abhiññā,意思是直接的认识或直接的经验。 但是、神通这个汉语用字其实不够明确,带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其实所谓的“通”字是“能够直接认识”的意思,并不是一种神秘力量
时光飞逝,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时间迅速地流逝。时间是非常宝贵和无价的,但我们抓不住它,时间每分每秒不断地流逝。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意义地运用时间,例如开展我们内在的素质,而不是只期待外在的物质
无量寿经是不能随便读诵的,一定要知道正确的读诵方法,并且按照这个方法去进行,这样我们修行无量寿经的效果才会更加的好,体会到的功德也会更加的多,师兄下面是可以跟我一起去详细的了解的。 无量寿经让我们明白: 诵此经,破十恶、五逆、九十五种邪道。若欲供养十方诸佛、报十方诸佛恩,当诵观世音般若百遍、千遍,无间昼夜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但是因为修行者的根基不同,因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叫八万四千法门。我们现在就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选择了大圆满法和净土法两个法门,都是求往生的方法--大圆满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活着往生的方法;净土法(往生法)是临终往生的方法。 第一,即身成佛的大圆满法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都生死自在了,为何还要求生西方? 问:我是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有个问题想请您开示一下:既然证悟空性的圣者都生死自在了,那为什么还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索达吉堪布:往生极乐世界,是圆满利他方便的最好途径,就像你到社会上工作的话,先进入北京大学是非常好的桥梁。法王如意宝也曾讲过:如果有机缘往生极乐世界,自相续的所有功德会迅速圆满,此时再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会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所以,很多高僧大德尽管已证生死自在,但还是发愿先到极乐世界圆满功德,然后再去度化众生
(一) 具有慈悲和证悟的上师(择师的条件),才是好的依靠。 (二) 清静适意具有加持的兰若(择地的条件。兰若:修行人静修的场所),才是好的依处
虽然有情众生向往成佛,但如果以一个有自我中心的态度去修,是不可能达成的。 要去掉这些态度并不容易,为了达到成果,修行者可能一时提起勇猛精进心,忍受莫名的痛苦,但要长时间坚持下去就很难了。 到头来,他们或许会明白修行不是那么简单,解脱烦恼也是不容易的,更不消说成佛了
尊贵的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是第十七世法王噶玛巴的上师之一,噶举派大手印传承持有者、瑜伽行成就者,同时也是近代著名的传法上师与诗人。 1935年,堪布仁波切出生在藏东一个“人人修行之地”囊千,自幼跟随母亲在山林崖洞和寺院中闭关修行,八岁至十九岁开始听闻受持正法,常年于坟场静处修苦行,经第十六世大宝法王直指心性,得证大手印。1977年,在法王劝请下,开始巡回世界讲学,三十年间不曾停歇,足迹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