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颗
本文摘要:22日23时24分,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天链一号04星会师浩瀚苍穹。它将接任我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构建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更新换代。 该卫星总设计师王典军讲解说道,由于01星的设计寿命为6年,目前已在轨超期服役两年多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央视网消息:风从海上来,扬帆起宏图。与长三角一起拔节成长,安徽携手沪苏浙,扬皖所长,“四手联弹”,共谱一体化发展新乐章。 这里是“左右逢源”的通衢要地,集“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是覆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两大国家战略的唯一省份,是全国第二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对智能手机市场觊觎已久的芯片厂商联发科,近来动作频繁,似乎正在极力扮演着普及智能手机“救世主”的角色。一度有“山寨机之父”之称的联发科,能否在3G时代获得市场认同?对于联发科的高调举动,高通又将有何应对之策?谁能解决智能手机市场的两个“相对”? 5月5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了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一倍,占据全球市场22%的份额,而美国现在的市场份额为16%
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摘要:8月16日凌晨1时40分,由我国科学家自律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其将在世界上首次构建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仅次于、史上最安全性的通信网络。 这颗卫星被起取名为墨子,就是为了纪念那位生活于2000多年前,崇尚科学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18日报道,天文学家首次捕捉到一颗小行星正在“变身”为一颗彗星的过程,这可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在未来几十年内实时观察彗星的各种形态。 该天体名为P/2019 LD2,它的轨道表明其是一颗半人马小行星——一类轨道并不稳定的岩石冰冻天体,由于混杂的组成成分及在太阳系周围移动的潜力,天文学家早就怀疑这种天体是柯伊伯带中冰冻小天体与定期造访内太阳系的彗星之间缺失的一环。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短周期彗星源于柯伊伯带的冰冻物体,每十年左右绕太阳公转一次,会不断造访地球;而哈雷彗星等长周期彗星每一个世纪才访问内太阳系一次,或起源于离太阳更远的奥尔特星云
本文摘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公开发表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认为,未来五年,我国将减缓发展卫星应用于产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公开发表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认为,未来五年,我国将减缓发展卫星应用于产业。同时对我国的火星观测计划作出具体,我国2020年将升空首颗火星探测器
本文摘要:来源:新华新闻 作者:新华新闻高级记者 于潇清 刘栋 7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人外交部例会记者会。有记者发问,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昨天升空升空,有外媒指出中国挤身火星观测行列是为了增大对太空主导权的争夺战,直说您回应有何对此? 汪文斌对此称之为,这种众说纷纭难道不符合事实。昨天中国首次火星观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月打开了中国自律的火星观测之旅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8月17日11时56分24秒,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在第二十三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量子卫星“墨子号”首轨数据,并将所接收的卫星数据实时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墨子号”首轨任务时长约7分钟,接收数据量约202MB。经验证,卫星数据质量良好
国星宇航董事长陆川博士还宣布,正式启动B轮融资。 猎云网近日获悉,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0年成都市新经济‘双百工程’企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上,民营商业卫星互联网科技服务提供商“国星宇航”董事长陆川博士在主题演讲时透露,公司已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0亿元,并宣布正式启动B轮融资。 2019年6月,国星宇航宣布公司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万科领投,合兴基金、成都技术转移集团、成都弘宇等跟投;2018年9月,国星宇航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深创投、星河产业集团、电子科技大学旗下基金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