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
当前,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由此产生的高氨氮废水也成为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据报道,2001年中国海域出现77次赤潮,其中氨氮是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高浓度氨氮废水。所以,经济有效地控制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污染已经成为环保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并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关注。一般情况下形成氨废水是氨和氨气混合的结果
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寒区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专家。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1965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专业)
1月23日上午8时,伴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海军海冰721号破冰船在秦皇岛某港口出征,向渤海、黄海北部海域执行第74次冰情调查任务和解救被海冰所困的货船、渔船实施破冰救援。 今天海军冰情调查队会同海军气象中心、国家海洋局等有关部门,乘坐海冰721号破冰船,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开展冰情调查,探测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20多个站点的海冰要素和水文要素,为我国海洋开发、海洋科研、海洋生产、海上运输、航海安全等提供第一手资料。可不要小视海冰,它素有“白色杀手”之称,与海啸、风暴潮、灾害海浪和赤潮一起被列为海洋5种主要灾害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采用真实的海水质量守恒取代全球海洋环流模型中常用体积守恒假定; 海洋温盐动力调整符合物理实际,调整速度更快(小于1天),满足中短期海洋预报需求; 海表面温度、海表面动力高度等核心预报量精度显著提升。 模式运行效率是考察海洋业务化预报模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目前主流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均采用MPI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运行效率
该视频公开课是面向全校及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识课程。是以国家精品课“海洋学”课程为依托,以通识限选课“认识海洋”课程为蓝本,由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主体,根据授课对象是普通院校学生和广大社会公众,确定课程定位是以普及海洋知识为目的,精心提炼出系统介绍海洋形态特征、海水温度、盐度、海流、波浪、潮汐、内波、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及海啸)、海洋能、海洋与气候以及中国海等内容,目的引领人们认识海洋中发生的基本现象和主要动力过程,通过引导公众认识海洋现象和海洋过程,了解和认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为合理有效处理海洋与人类关系,促进蓝色经济合理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唤醒公众对海洋开发利用、防灾减灾意识,使人民群众在海洋灾害发生的应急响应中,能做到快速响应,积极主动配合各级政府快速行动,减小灾害损失作出贡献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
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次实现二氧化碳的主动激光探测和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被动结合探测,为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据介绍,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科研卫星,生态环境部为该卫星牵头用户,卫星和运载火箭系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