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一句话题意:给你一个长度为n的排列,求有多少长度为n的排列使得 冒泡排序交换数。 首先,可以证明给出的条件就是要求排列中没有一个长度为3的下降子序列。如何证明? 打表是一种方法,但是我还想了一种证明方法: 考虑排列中的第i位的数字p[i],不妨设p[i]>i
欢迎来到飞鸟慕鱼博客,开始您的技术之旅! 什么是快速排序? 答:最终其时间复杂度为O (n^2)。 空间复杂度也为O (logn)。 快速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什么是八大排序算法? 答:经常提及的八大排序算法指的就是内部排序的八种算法,分别是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简单… 1. 前言 想学好前端,先练好内功,只有内功深厚者,前端之路才会走得更远。 如何选择排序? 答:选择排序大致的思路是找到数据结构中的最小值并 将其放置在第一位,接着找到第二小的值并将其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 插入排序的思想十分的重要 学会了他你才能学习 希尔排序而 希尔排序 又是排序算法 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他打破了 排序算法 时间复杂度平均不会低于 O(N^2) 的理论
但时间复杂度仍为O(n^2) 希尔排序:先将待排序列分组,对每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增加数据量重新分组。 快速排序:冒泡排序的改良,先选择一个枢轴,把比他小的数放在前面,比他大的数放在后面,形成两个相对有序的子表,在子表中重复操作,直到最后剩下一个数 时间复杂度约为O(nlog2n) 简单选择排序:每次遍历a[i]到a[n],选出最小数字提前。 时间复杂度也为O(n^2) 树形选择排序:先对n个记录两两比较,再对其中n/2个较小记录比较,如此重复直至选出最小
快速排序和前面的冒泡排序一样,也是交换排序的一种,但是他是基于分治的算法思想,元素进行位置交换时可以跨度很大,而冒泡中只能进行相邻元素的交换,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交换次数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讲要排序的序列分成两个子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要比另一部分的所有数据小,然后再按照这个方法对两个子部分也分别进行快速排序,这个过程可以递归进行。 1.一开始选定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5作为基准值,也就是最终排序结果应该是以5为界限划分为左右两边。 2.从左边开始,寻找比5大的值,然后与5进行调换(因为如果比5小的值本来就应该排在5前面,比5大的值调换之后就去到了5的后面),一路过来找到了7,将7与5调换,结束此次遍历
本书采用大量图片,通过详细的分步讲解,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现了7个数据结构和26个基础算法的基本原理。第1章介绍了链表、数组、栈等7个数据结构;从第2章到第7章,分别介绍了和排序、查找、图论、安全、聚类等相关的26个基础算法,内容涉及冒泡排序、二分查找、广度优先搜索、哈希函数、迪菲 - 赫尔曼密钥交换、k-means 算法等。 本书没有枯燥的理论和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步骤图帮助读者加深对数据结构原理和算法执行过程的理解,便于学习和记忆
很迷,这道题想了好久,写了好几种解法,然后发布这篇文章之前又改了一次。现在的方案和代码量是我能想到的最优解。 难点在于如何在程序比较两个元素大小的次数不能超过 len(L1) + len(L2) 显然桶排序(o(2*(m+n))、冒泡排序(o(n^2))、快速排序(o(nlogn))统统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