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
抗战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坚持烽火中办学,它们均已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培正中学等学校的根脉与传承所在。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众师生坚守教室,坚持教育报国,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烽火课堂画卷。 2019年5月,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抗战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坚持烽火中办学,它们均已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培正中学等学校的根脉与传承所在。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众师生坚守教室,坚持教育报国,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烽火课堂画卷。 2019年5月,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现代教育论丛》是华南师范大学主管、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追踪教育理论和实践热点,探求教育真理,弘扬先进教育理念,及时反映广大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新成果;突出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促进我国教育理论的繁荣、发展和教育改革服务。 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教育决策与管理、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 2.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一)实施“公能”素质教育是南开办学的基本战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是南开始终坚持的育人特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教育的属性(出现五道真题,两道本质属性,三道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柏拉图还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教育是国家的事务,教育应由国家管理;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公民。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开创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先河
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杜威来华讲学,对中国的教育影响很大,请您介绍一下? 很大的一个问题。在此仅做简单的介绍。 杜威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之集大成者
内容摘要:本报记者 汤广花一周内每天邀请一家媒体的记者,围绕“危机时刻的新闻生产——疫情深度报道的体验与思考”这一主题展开分享记者亲述 深入分享本次“新闻周”系列讲座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开展。来自《财新》《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和澎湃新闻等5家媒体的8位记者,结合所在媒体在疫情报道中的作品进行了分享。 一周内每天邀请一家媒体的记者,围绕“危机时刻的新闻生产——疫情深度报道的体验与思考”这一主题展开分享,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华中大“新闻周”系列讲座顺利闭幕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91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为落实校(院)打造以红色为主色、绿色为基色,工矿精神与传统文化为补充的特色课程体系的工作部署,深入挖掘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教育在韶关的历史,廓清坪石在这段历史中的突出地位,在此基础上谋划好相关现场教学和专题课程的设计和研发,校(院)文化类课程研发组在副校长杨斌的带领下,于2022年10月26日,前往乐昌市坪石镇进行了专题调研。 上午10时许,调研组抵达坪石定友图书馆与乐昌市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砂胜及相关专家进行座谈,双方就如何形成有效合作共同推进坪石华南教育历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之后,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工作专班成员何昆亮老师为调研组详细介绍了中山大学抗战时期在坪石的办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