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
【记者洪筱婕淡水校园报导】“两岸现当代文学评论青年学者工作坊”由中文系主办,于16日在守谦国际会议中心展开讨论,以“文学性”的再反思与重构为主题,期望以介入式的文学批评/研究,提供给在会场关心此问题的两岸青年反省参照。参加的学者与来宾将近七十位,有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传媒介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学者专家,台湾方面除了本校中文系中生代青年学者外,亦有来自彰化师范大学、交通大学、成功大学、静宜大学、义守大学等学者积极参与。 主办人中文系助理教授黄文倩分享:“此工作坊本年度是第三年,这一年比较特别之处,在于我们同时纳入新世代感兴趣的网络媒介的‘文学性’的讨论,因为这必然是将来的更大的趋势,当然,下一个世代的文学,是否有可能从网络世代派生,还有待考察,但无疑的,关注与尊重新生代与新兴媒体之于文学的影响与发展,才是与时俱进的视野
王琪,女,1972年6月出生,四川广安人,研究生学历,硕士。1994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四川省侨办工作,历任秘书处干部、秘书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
期刊简介:杂志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小说研究、评论的刊物,创刊于1985年,多年来,以鲜明的当代性、信息性、观实性、学术性、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等特色获得了广泛好评为国家级学科核心期刊。 期刊栏目:近代小说作品研究、当代小说作品研究、古典小说作品研究、文化艺术、百家讲坛、文坛纵横、国学论道、文学批评、历史与考古、文学史论等。 期刊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研究成果:在《外国文学评论》、《外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外国语文》等外语类核心期刊、CSSCI源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外国文学评论》上发表论文2篇,1篇被全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文论范式转换中的文学性研究”(在研)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杰弗里•哈特曼文学批评思想研究”(结题),省市级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杰弗里•哈特曼文学批评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译著3部;连续两届获校级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指导校级、市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5项。
本文摘要:一套五卷本纳·斯·艾略特文集25日在上海首次与公众见面,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系统全面收录于艾略特各时期作品的中文译本,其中绝大多数篇目都科新的译为。 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仅次于的现代派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之后开始译介和研究艾略特的作品,这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曾产生过根本性影响
时间:2023年3月23日14:30 主讲人介绍:谢超,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剑桥大学博士后,匈牙利期刊Neohelicon (A&HCI)审稿人,主要从事生态批评及英语诗歌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以及教育部重大项目各一项,在国内外SSCI(一区)、A&HCI以及CSSCI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 内容介绍:讲座将回顾当代英国及爱尔兰气候变化诗歌和相关文学批评。作为生态诗歌的一个分支,气候变化诗歌旨在呈现现实气候危机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政治、经济与生态问题,试图使用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影响读者的生态意识,并采取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大气
梁实秋是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源于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不仅表现在他的文学批评里,而且还体现在他的翻译活动中,对他翻译选材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梁实秋的文艺思想和翻译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梁实秋的翻译活动深受他的文艺思想的影响,他的文艺思想进一步通过他的翻译得以更充份地阐述
中国古代文学 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古代经典文献与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与宗教研究。该学科自设硕士、博士点以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活跃在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之交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在短短2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历史、考古、文学、戏曲、音韵、古文字和西北地理等多种学科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划时代的贡献,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77年12月3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他自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清末秀才
一九九八年五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举办了“香港大专中国语文教学研讨会”主题为“因材施教与学以致用”广泛讨论语文教学问题尤其针对世纪之交的香港大专语文教学问题;参与的学者包括了香港所有大学的中国语文教学工作者。本书是研讨会后由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组成编辑委员会经过严格的校外隐名审查程序然后出版。本书共收二十三篇论文分别从宏观分析、课程设计、行业语文与社会要求、教学法和教学经验、教材和教学媒介以及网上教学资源、报刊语文分析、语法与写作教学、母语读音掌握等方面全面探讨、分析香港大专语文教学面对的问题和发展的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