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条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我国肆虐,全国上下正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然而,有一些人却相反,明知自己可能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的情况下,故意隐瞒症状,且不断与周边人群密切接触,对疫情的传播造成了严重的危险。近日,国内各地警方相继通报了几起类似案例。下面笔者重点介绍和分析广西玉林警方通报的一个案例
一、“社会秩序维护法”部分: (一)审查本院委员罗致政等18 人拟具“社会秩序维护法增订第六十三条之一条文草案”案。 (二)审查本院委员邱泰源等29人拟具“社会秩序维护法第六十四条条文修正草案”案。 (三)审查本院委员赖瑞隆等17人拟具“社会秩序维护法第六十四条条文修正草案”案
本文摘要:一、2018年近期盗窃罪立案标准:偷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极大”、“数额尤其极大”的标准如下:⑴个人偷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⑵个人偷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极大”。 ⑶个人偷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 为“数额尤其极大”
侵犯商标罪是指从事工商活动的法人或公民违反商标管理法规,不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而且获取的非法利益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犯罪。 侵犯商标权罪的类型: 我国刑法第213条至第215条规定了三个罪名,即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 【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找人强拆违法建筑是不可以的,违章建筑是可以被拆除的,一般由法院判处****。如果个人未经批准进行强拆的话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违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一百零六条第二、第三、第四项。 违章行为: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不满50% 违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九十四条第(二) 违章代码1637E 违章行为: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50%以上不满100% 违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九十四条第(三) 违章代码1637F 违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宁夏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九十四条第(四)
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12月4日,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披露,2019年11月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集中查处整改了100款违法违规采集使用个人信息的App及其运营互联网企业,不乏考拉海购、微店、更美、天津银行、房天下等知名产品和产品。 具体看,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按照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的部署要求,集中发现、集中侦办、集中查处整改了100款违法违规App及其运营的互联网企业。 此次集中整治,重点针对无隐私协议、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范围描述不清、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和非必要采集个人信息等情形,责令限期整改27款,处以警告处罚63款,处以罚款处罚10款,另有2款被立为刑事案件开展侦查,相关案件正在侦查中
本文摘要:日前,住建部印发《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办法》的通报称之为,未定容积率等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并未划入土地使用权转让合约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约违宪。该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实施
第67/2010号经济财政司司长批示 - 核准申请聘用外地雇员的印件式样。 第8/2010号行政法规 - 聘用外地雇员法施行细则。 经济财政司司长行使《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六十四条赋予的职权,并根据第8/2010号行政法规《聘用外地雇员法施行细则》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作出本批示
浙江省知识产权局: 《关于专利行政裁决案件中区块链电子证据效力的请示》(浙知〔2021〕3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案指南》第四章第二节第六条对电子证据的审核认定进行了具体规定。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明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检、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