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
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应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张权院长邀请,11月7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张立新教授和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李晨博士来校做了专场学术报告并聘请两位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张立新教授是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3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李晨老师曾荣获全国高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省级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李晨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研究”
上海犀语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领先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图像识别(OCR)、知识图谱(KG)、大数据(BD)分析技术,为客户提供信息数据化、数据智能化、业务数智化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覆盖从底层文本的数据清洗和数据结构化到算法模型训练管理以及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AI生态,同时结合行业客户的业务知识和专家经验,帮助客户高效实现数智化转型,打造细分场景下的深度产品。团队成员由知名高等院校的科学家、科技服务公司的技术专家和金融行业的解决方案专家组成
近日,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南昌大学赣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松柏来校作题为《现代汉语造词方法与词的理据》的学术讲座,文学院师生15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易志文教授主持。 胡松柏教授以丰富的语料、通俗的语言,从造词的基础、造词的方法,词的理据的性质、如何分析词的理据两个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讲座最后,胡松柏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就师生提出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本报讯(记者任敏)北京语言大学近日发布“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中,“新冠肺炎”排在第一,紧随其后的是“民法典”“复工复产”“天问”等热词。 “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榜单由北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制作,基于该校动态流通语料库,通过计算机提取及人机交互处理获得
全国首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及纪念桂诗春先生80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9月24-25日在广州召开。 全国首届广外应用语言学论坛及纪念桂诗春先生80华诞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9月24-25日在广州召开。beat365唯一官网外语系教师张亚锋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大会小组讨论会上宣读了论文:“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tough结构习得研究”
10月30号,传思美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TransMerry Information Co. Ltd.)的“多语种网络同步翻译管理系统”等10项软件,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证权证书。 传思美睿通过日益更新的技术和服务,为全球数百家企业和组织提供服务。近年来,传思美睿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在语料建设、语音语义分析、互联网远程互助翻译、智能翻译等领域积极开展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为翻译信息化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也为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本书描写了港式中文语法的主要特征,对深入认识港式中文作为香港流通的社区语体有重要意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球华语语法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从语法方面对香港的中文书面语进行了全面研究,是对港式中文独特的语法部分的第一次全面梳理和描写。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对香港社会流通的书面语一一港式中文的语法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港式中文语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面貌,对于深入认识港式中文作为香港的社区语体有着重要意义。内容包括概论、词法、短语、句法、篇章等部分,还论及粤语语法对港式中文的影响
7月31日,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心发布“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综合类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新冠肺炎、民法典、复工复产、天问、停课不停学、六稳六保、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脱欧、健康码、云生活。 “2020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动态流通语料库,通过计算机提取及人机交互处理获得
语言技术平台(Language Technology Platform,LTP)是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历时十年开发的一整套中文语言处理系统。LTP制定了基于XML的语言处理结果表示,并在 此基础上提供了一整套自底向上的丰富而且高效的中文语言处理模块(包括词法、句法、语义等6项中文处理核心技术),以及基于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 DLL)的应用程序接口,可视化工具,依存树库等语料资源,并且能够以网络服务(Web Service)的形式进行使用。 从2006年9月5日开始该平台对外免费共享目标代码,截止目前,已经有国内外400多家研究单位共享了LTP,也有国内外多家商业公司购买了LTP,用 于实际的商业项目中
中文摘要 宋元话本是一种在特殊背景发展下的文艺语体,其渊源与讲唱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事汉语研究,碍于语料的传世、出土形式,始终把研究焦点集中在书面文献上,而不是实际口语的情况。直到《清平山堂话本》部分作品通篇使用通俗、生动的口语作叙述,白话短篇小说才算正式出现,开始了中国语言文学史上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