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熟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
所谓因果,因是能造作、产生一定后果的原因,果就是由一定原因产生的结果。 由佛教的缘起论产生了因果理论,因果理论是佛教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对因果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因果律指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曾经在生生世世中对自己有恩的人,我们现在就要报恩
曾经在生生世世中对自己有恩的人,我们现在就要报恩。这些敌人曾经就是自己的恩人,因为他们有恩于我,因果相续中,父母有时转为自己的仇人,有时转为自己的儿女,有时转为利益自己的奴仆,有时转为狗给你看家,有时转为马成为你的坐骑,有时转为牛羊为你奉献。我们伤害的一切众生,敌对的一切众生,一切感觉没有关系的众生,过去生生世世曾经都是我们的父母,他们还在你的身边眷恋着,不放弃你,执着与你的缘,生生世世来利益你
谓一切法都要经过这三种识的合作之力, 才能现起, 才能存在
谓一切法都要经过这三种识的合作之力, 才能现起, 才能存在。 初能变的是阿赖耶识, 当某一业的种子成熟时, 即具有能变境界的力量, 遇到增上缘, 便变现起来, 名为异熟能变; 次能变的是第七末那识, 这是说业的种子虽然成熟, 然而也倚赖于末那识不断的执我, 发挥它恒审思量的作用, 然后境界才能存在, 所以名为思量能变; 第三能变的是前六识, 这是说虽然七八两识, 具有能变的性能, 然而若没有六识依六根, 了别六尘, 则境界亦不可能成立, 所以名为了别能变。 二种生死之一
唯识宗说万法唯识所变, 其能变识有三种
唯识宗说万法唯识所变, 其能变识有三种, 以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 末那识为第二能变, 前六识为第三能变。 第二能变 — 末那识的别名。 把八识分为三种, 第八阿赖耶识为初能变, 第七末那识为第二能变, 其余六识为第三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