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域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9年11月8日) 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存在量化"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随着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交流不断加强,两岸学者发现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在使用上存在着差异,同一概念定名不同,在交流中常常发生困惑。两岸地理信息系统专家迫切希望通过对地理信息系统名词的对照研讨,达成对名词的共识和一致,以利于增进两岸间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交流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编撰与检索。为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推动这项工作,并由两岸分别聘请专家组成“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工作委员会”
国立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以发展当代欧陆哲学的研究及致力于推展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为宗旨。 本所基于当代欧陆哲学各种论述,促使哲学从事与其他学科的多元互动。以专业的哲学素养为前提,我们期许哲学的专业养成不受限于既有的学科划分,不闭锁于传统的设问,而以开放自由的风格投身于各种不同的论域之中,对属于我们当代的各种相关议题从事批判的哲学思索
5月 18 日晚,我馆特邀荷兰鹿特丹大学的约斯•德•穆尔(Jos de Mul)教授在湖北美术学院藏龙岛校区举办了主题为《数字化操控时代的艺术作品》的讲座。 我(约斯•德•穆尔)将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出发,阐述本雅明关于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的观念, 而后把数据库作为范式模型, 勾勒出创建计算机对象的基本操作, 最后解释为什么说数据库从本体论上把以展示价值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作品转变为以操控价值为特征的后现代艺术作品。 艺术和科技是密切相关的, 艺术家总是在利用媒体(media)不管是那些创作壁画的史前绘画者, 还是那些依靠计算机技术工作的新媒体艺术家
3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评选结果揭晓。我院吴晓明教授的《世界历史与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2021年第6期),孙向晨教授的《“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2021年第12期)入选。 本次《中国社会科学》年度好文章评选活动自2021年12月底正式启动,评选范围为《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刊发的全部121篇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10个学科
2020年初,新冠肺炎蔓延全国,举国上下共渡时艰。由澳门科技大学文体发展办公室主办的第十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澳门赛区选拔赛暨澳门赛区高校学生辩论赛克服重重困难,如期于线上举行。3月28日下午6时许,赛事正式落下帷幕,澳门科技大学辩论队捷报再传,继前两届赛事以来再次夺冠
2018年8月18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长江商学院和德国KSG基金会主办的2018第六届儒商论域会议,是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WCP)的特邀分会。在会上,杜维明、卢卡·斯卡兰蒂诺、莱辛格、项兵、赵东成、樊和平、姚新中、傅成玉、秦朔、周立等海内外知名学者与企业家们汇聚一堂,讨论了“精神人文主义”视域中的全球商业伦理展开的可能性、重要性与实践性,以及儒家哲学对于商业伦理的贡献等问题。接下来,本公众号将推出此次会议的演讲与圆桌会谈精编,作为一个系列推文以飨读者
存在/概念层面的依赖关系,与认知/实践层面的优先关系是相反的。这是理性主义对人类境况的自然性与真理的整全性之关系的洞见。人性理性从自身所处的偶然境遇出发,最终认识到自身必然是世界之结构的一部分,从而**了经验主义的怀疑论信念对真理的疏远
摘要:多年以来,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这四个论域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启蒙反思”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构成了两个相互对应、彼此参照的主题。本刊摘编主要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内容:其一,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启蒙理念的伦理反省和批判;其二,中国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构建现代性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1983-86年,哈佛大学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 1986-89年,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 1988年,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