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
主讲人:王青(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 时间: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晚上19:30 地点:计算电子学院G207会议室(线下) 王青,北京大学本科、硕士,清华大学博士,1989年毕业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物理系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物理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锦屏地下实验室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DEX)合作组理论负责人,《物理与工程》杂志主编。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电动力学》课负责人,北京市教学名师
8月17日11时56分24秒,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墨子号”首轨数据。“墨子号”首轨任务时长约7分钟,接收数据量约202MB。经验证,卫星数据质量良好
说明:为什么这些星系旋转得如此快速?如果你根据每个旋涡星系的发光量来估计其质量,那么它们快速的旋转可能会使它们解体。关于这些星系为什么没有解体的主要假设认为是暗物质,暗物质是如此的黑暗以至于我们看不见它。但是这些星系的旋转速度甚至超过了解体极限,而它们是已知旋转速度最快的盘状星系
美国美国能源部7月9日宣布,普林斯顿大学1911年物理学教授丹尼尔·马洛(Daniel Marlow)是77名获得高能物理学研究经费的研究人员之一。 获奖者在59所高校工作,从事希格斯玻色子、中微子、暗物质、暗能量和新物理学探索等课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高能物理学提供了对我们的宇宙如何在其最基本的层次上工作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的科学团队由紫金山天文台范一中研究员负责,参与卫星数据处理软件研发、数据分析并负责成果的物理解读以及合作组论文的组织与撰写。该团队目前包括6位正式成员以及20余名博士后、研究生,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DAMPE杰出学者1人,DAMPE骨干学者1人,其中含国家基金委杰青、优青各1人。在首批的电子科学成果的数据分析方面,该团队是合作组内四支数据分析队伍之一,利用独立的分析方法率先证实了常进研究员得到的电子能谱并在国际合作组内首次给出了完整的能谱分析结果
GW150914是由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2015年9月14日探测到的引力波现象,这一发现也创造了历史。大部分引力波来自黑洞合并形成,少数则由中子星合并形成。为了侦测到微弱的引力波信号,科学家不得不建造超巨型的L型结构,两臂必须拉长到将近4公里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英文:Dark Matter Particle Explorer,缩写:DAMPE)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目前世界上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DAMPE是一个空间望远镜,有效载荷质量1410公斤,它可以探测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和宇宙射线。它由一个塑料闪烁探测器、硅微条、钨板、电磁量能器和中子探测器组成
宇宙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科学家根据观测的各种星系运动,认为宇宙是由神秘物质组成的,在神秘能量的推动下有规律地运动着。 据《福布斯》(Forbes)近日的综合报导,在思考宇宙的形成时,注意诸如太阳系这样较小的结构,会发现越远离太阳的行星运动速度越慢;而对于银河系等更大的宇宙结构来说,情况则不同了,星系中心的星体和周边的运动速度几乎一样。 这说明,宇宙之中存在一种物质,在均衡著星体、星系之间的关系
11月13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设备,经过四年建设完成系统集成。 该设备位于四川甘孜稻城县,现已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圆环阵太阳射 9月1日消息,今日,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表示,中国或将在明年发射巡天望远镜,可探测宇宙暗物质,精度与哈勃望远镜相当,视场是哈 地球之外到底有没有外星人文明?“中国天眼”可能会给出答案,现在它在探索地外文明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本报讯(驻京记者郭超豪)16日1时40分,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记者昨天从中科院遥感地球所获悉,17日 11时56分24秒,该所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在第23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墨子号”首轨数据,并将所接收的卫星数据实时传送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墨子号”首轨任务时长约7分钟,接收数据量约20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