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喘
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气喘是一种慢性病,罹患气喘的风险因素包括吸入诱发气喘物质,例如过敏原、烟雾和化学刺激物,并且警告微细悬浮粒子可能导致中风、心脏病及肺癌和气喘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国民健康署表示引发气喘发作的原因很多,包括过敏源及非过敏源的刺激,前者如尘螨、灰尘、花粉等;后者如气温骤变、空气污染等。 国民健康署提供控制或预防气喘发作3策略:保持清洁,远离过敏原、远离诱发源,避免刺激物、规律运动保健康,让气喘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
不少家长担心气喘儿运动后反而病情加重,医师表示,不运动会让气喘儿体适能下降、更不利气喘控制;只要规律用药控制,气喘儿也可以从事游泳、骑单车、直排轮等运动。 台湾儿童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今天举办“乐踢一夏足球营”,50位气喘儿齐聚接受训练、快乐运动、踢足球。台湾儿童过敏气喘免疫及风湿病医学会理事长叶国伟表示,门诊中碰到不少家长担心小孩气喘加重,要求医师开立无法参与体育课等活动的证明;其实家长过度担心,规律与适度的运动反而可明显改善气喘患者的症状
气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依据全球气喘倡议组织(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统计,全球大约有3亿人受气喘疾病困扰,而且大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根据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09年国民健康访问调查,访问全国3515位家中最了解小孩健康状态之照顾者备注,结果发现未满12岁儿童经医师诊断患有气喘的比率为6.7%,而男童气喘的比率为7.5%,高于女童的5.8%(表1),以此推估国内目前约有19万2千多位未满12岁儿童患有气喘,其中0至6岁有7万6千多人(盛行率为5.6%),7至11岁有11万5千多人(盛行率为8.0%)。 同时,上述调查显示,这群气喘儿童有1成会因气喘而急诊就医,显见气喘对儿童健康之威胁
肥胖影响外观,还容易罹患气喘!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肥胖妇女被诊断出气喘的几率为一般人的两倍;美国研究则显示,青春期初期体重过重或是肥胖的小孩,在青春期后仍容易有气喘问题,且比率为正常小孩的三倍。 图说:《悠游气喘2.0》是目前国内功能最齐全的气喘APP,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林口长庚医院胸腔内科主治医师林鸿铨指出,肥胖是诱发气喘的主因之一,国内研究就发现,腹部肥胖的儿童罹患气喘的风险为一般人的1.6倍
肥胖影响外观,还容易罹患气喘!英国一项研究显示,肥胖妇女被诊断出气喘的几率为一般人的两倍;美国研究则显示,青春期初期体重过重或是肥胖的小孩,在青春期后仍容易有气喘问题,且比率为正常小孩的三倍。 图说:《悠游气喘2.0》是目前国内功能最齐全的气喘APP,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林口长庚医院胸腔内科主治医师林鸿铨指出,肥胖是诱发气喘的主因之一,国内研究就发现,腹部肥胖的儿童罹患气喘的风险为一般人的1.6倍
‘善变的春天’形容著春天气候多变、早上天晴下午却雨天的特色,只是今年的春天却一往反常地、不下雨、都是晴天,让全省都笼罩在‘干旱、限水’的阴影中;真好、真得很好,好不容易这两天下起雨来,恢复正常的‘善变的春天’,暂时解决了民众的‘渴雨’心情,只不过这种多湿、容易发霉的潮湿季节里,气喘发作的频率可就增高了! 气喘的正式名称是‘支气管性气喘’,举凡有喘鸣音、运动时呼吸急促等现象,都可视为气喘,目前气喘的发生率已经高达百分之五到六,比起十年前,这发生率已经高出五倍之多;如果气喘急性发作、呼吸困难时,该怎么办?首先,不妨先找西医协助,医师会视症状轻重给予两类药物:(一)、支气管扩张药物(例如:B-adrenergic agents、theophylline、anticholinergic agents),以便促使平滑肌舒张、支气管扩张,(二)抗发炎物质(例如:sodium cromoglycate、steroid),以便抑制发炎反应及肿胀。 中医治疗气喘的对策,有两大方向: 平时如何预防气喘发作?(1). 避免过敏及非过敏的刺激因素:例如尘蹒、二手烟、呼吸道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冷空气及气候变化、机动车辆废弃物、特殊香水、气味、霉菌、花粉等;(2). 在气喘不发作期,可以根据体质,适度调补,例如:冬虫夏草、贝母、冬瓜子、沙参、粉光参,这里必须强调一点的是,中药的调补必须根据体质而定,随便吃补药,往往造成内热,本来没有发作,吃了一些补药反而气喘发作。 春天天气虽然变化无常,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不能任意随之起舞,必须保持一定的恒定,如此才能达到‘外面晴时多雨偶阵雨,身体里面则是一年四季皆春天
世界气喘日~是西药厂扩大推销类固醇的日子吗? 我诊所的患者,有很多曾经相信“类固醇、气管扩张剂”可以治疗气喘,但结果却是越陷越深,到最后弄得“走投无路” 逼得自力救济,上网搜寻、看到我所阐述的理念、找到我的诊所,才发现这条“健康之路”。 西方的医学并非都是对的,西医的长处是在于急救,“治本”并非西医之长。气喘急性发作时,“气管扩张剂、类固醇”可用来救急、救命
孕妇体重过重将来小孩更有可能罹患气喘。 孕妇的体重过重所可能带来的持久影响不只是她自己的健康,而且对于将来孩子呼吸系统健康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荷兰国立公共卫生和环境研究所预防和保健部门主任,HA Smit指出,如果母亲怀孕前体重超重,将来儿童发生气喘的风险将增加
(记者张辰卿报导)58岁的王阿嬷一年内因气喘发作被送急诊的次数就高达4次,严重时甚至要住进加护病房。在规律使用吸入性类固醇与高剂量的口服类固醇后,病情控制仍相当有限,年初做抽血检测,发现血液中嗜酸性白血球数值偏高,使用生物制剂药物治疗至今三个月期间,气喘症状有改善,减少口服类固醇的剂量,后来还参加家族环岛五天四夜的旅行。 收治王阿嬷的林口长庚医院胸腔副教授林鸿铨医师表示,依据2018年研究资料显示严重嗜酸性白血球型气喘约占所有气喘患者比例中的6.2%,目前台湾气喘患者约有200万人,其中严重气喘人数就有将近12.4万
气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依据全球气喘倡议组织(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统计,全球大约有3亿人受气喘疾病困扰,而且大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根据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09年国民健康访问调查,访问全国3515位家中最了解小孩健康状态之照顾者备注,结果发现未满12岁儿童经医师诊断患有气喘的比率为6.7%,而男童气喘的比率为7.5%,高于女童的5.8%(表1),以此推估国内目前约有19万2千多位未满12岁儿童患有气喘,其中0至6岁有7万6千多人(盛行率为5.6%),7至11岁有11万5千多人(盛行率为8.0%)。 同时,上述调查显示,这群气喘儿童有1成会因气喘而急诊就医,显见气喘对儿童健康之威胁
气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依据全球气喘倡议组织(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统计,全球大约有3亿人受气喘疾病困扰,而且大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根据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09年国民健康访问调查,访问全国3515位家中最了解小孩健康状态之照顾者备注,结果发现未满12岁儿童经医师诊断患有气喘的比率为6.7%,而男童气喘的比率为7.5%,高于女童的5.8%(表1),以此推估国内目前约有19万2千多位未满12岁儿童患有气喘,其中0至6岁有7万6千多人(盛行率为5.6%),7至11岁有11万5千多人(盛行率为8.0%)。 同时,上述调查显示,这群气喘儿童有1成会因气喘而急诊就医,显见气喘对儿童健康之威胁
《资料来源》全民健康保险双月刊第88期 (99年11月号) 秋冬季节来临,气喘患者要注意保暖,并留意身体变化及做好疾病控制,以免造成致命的遗憾。 时序进入秋天,气候逐渐转凉,有过敏体质的人容易产生各种不适症状,尤其冬季天气寒冷,又是流感流行期,是气喘好发的季节,有过敏性气喘体质的人如果平常没有做好保养与控制,就容易在温度骤降时气喘发作,甚至需要跑急诊。 如果气喘急性发作没有及时控制,还可能变成致命的疾病,因此气喘患者要随时注意保暖、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气喘症状,就应尽快就医,以免病情加重,造成遗憾
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显示气喘是一种慢性病,罹患气喘的风险因素包括吸入诱发气喘物质,例如过敏原、烟雾和化学刺激物,并且警告微细悬浮粒子可能导致中风、心脏病及肺癌和气喘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国民健康署表示引发气喘发作的原因很多,包括过敏源及非过敏源的刺激,前者如尘螨、灰尘、花粉等;后者如气温骤变、空气污染等。 国民健康署提供控制或预防气喘发作3策略:保持清洁,远离过敏原、远离诱发源,避免刺激物、规律运动保健康,让气喘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