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杨先生平时爱喝手摇饮料及吃海鲜,和友人聚餐时狂吃20只虾,当大伙准备离开时,突然感到双脚一阵剧痛且无法站立, 只得原地苦坐,直到店家打烊,才勉强忍痛离开, 隔天连忙到急诊检查,确诊为痛风, 经药物治疗并调整饮食四个月后,尿酸值总算恢复标准值, 但也让他学到“痛起来真的会要命啊”!

杨先生自述,日前也曾买完东西欲返家时,痛风突然发作, 从店门口到停车场短短100多米几乎寸步难行, 但认为自己还年轻,“应该没什么要紧”,拖到再度复发, 才到医院抽血检查,发现尿酸值高达9.3mg/dl(男性正常值 3.0~7.0mg/dl), 透过肾脏超音波检查也发现几颗痛风结晶石,属于高尿酸血症患者, 经给予降尿酸药物、调整饮食以及每天喝至少3升开水, 约四个月后尿酸值顺利降至4.3mg/dl。

医院肾脏科主任周哲毅表示,痛风是一种急性疾病, 正常状况下尿酸会于血液中分解,经过肾脏和肠胃道排出体外, 但若摄取过多高普林的食物、身体新陈代谢增加,或肾脏功能变差, 使尿酸不易排泄时,都会使尿酸于血液内不断累积, 继而形成尿酸盐结晶堆集于关节腔内,使关节发炎肿胀, 严重时更会使关节变形。

周哲毅介绍,痛风好发于30至50岁的男性,或是停经后的女性, 通常在半夜或清晨时发生,患者会于睡梦中感到关节突然剧痛, 此时关节会变得红、肿、热、痛,通常要过一段时间才会逐渐消退。

周哲毅指出,造成尿酸偏高的原因包括遗传、慢性肾脏病、 大量食用含普林食物,和服用利尿剂、抗排斥药物的患者, 除了调整饮食外,有些患者会透过提升运动量,试图让尿酸值下降, 但若高尿酸血症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没有摄取足够水分, 很容易因脱水反而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不可不慎。

周哲毅提醒,痛风患者,平时应多喝水、减少食用含糖饮料、酱料, 节制摄取红肉、内脏、海鲜、酒精等高普林食物,良好控制体重, 并配合医嘱按时服药,当尿酸值下降且稳定一段时间后, 由医师评估是否减少药量,才能确保尿酸值维持稳定, 避免痛风再度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