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为什么要运动?在2017年的Breast Cancer Res Treat的期刊中谈到癌症患者术后6周做8个月的运动,在8年后的死亡率仅5.3%(注1)。又根据2018年Sleep Med Clin.的期刊中指出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癌后病患的睡眠品质,还有大家最关心的是在化疗期间可否执行运动?答案是可以的!

在同一篇期刊中也有提到化疗期间可以执行运动 (注2)。另外在2019年Support Care Cancer期刊 提到癌症病友做有氧运动结合阻力运动可以提供最好的效果,特别在运动表现、减少疲乏感、改善生活品质方面(注3)。

有氧运动是指大肌群的运动,且可维持长时间都称为有氧运动,像是游泳、骑脚踏车、跑步等等都是有氧运动。以强度来说,有氧运动强度常用心跳率以及自觉量表(RPE)来表示,以癌友的有氧运 动来说强度大概落在50-75%的最大心跳率(220-年龄),但如果今天没有随身侦测心跳的装置,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柏格式的RPE自觉量表的11 (轻松)—15(激烈)分。要请癌友注意运动时身体的整体感受,而不是指注意呼吸急促或者脚酸这种单一的感受。

当运动前或者运动中遇到以下情况,请癌友们先停止:

我们可以做什么运动?

1. 开始化疗前:建议先从简单的有氧或阻力运动开始,例如慢跑、游泳、徒手深蹲、开合跳等等。透过这些运动来预先建立基本的体能,以减轻化疗后的不适感。

2. 化疗中期:刚接受化疗的病人容易产生疲乏、 晕眩、恶心、呕吐的情形,可以先从床边运动开始,像是反复的从床上坐起、下床走路等等。

3. 化疗后期:随着癌友们体能状况的回复,可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频率、时间。此时的强度大约可与正常健康的人相同,目标以回到癌友们发病前的生活水平。

以下是针对化疗后期的癌友们可参考的运动处方:

我们采用改良式的间歇性有氧运动:丹麦式间歇(Danish interval 30-20-10),我们将一分钟拆成30 秒、20秒、10秒,并持续进行4分钟,再休息4分钟,完成三组。在强度设定的部分,30秒是用癌友觉得舒服速度进行,20秒用中等的速度,10秒则用癌友最大的速度完成。主要概念在于丹麦式间歇有氧采取的是逐渐提高心率,相较于传统的间歇式有氧,对心肺能力的负担较小,并将30秒的期间当作暖身运动以及组间休息。

最后鼓励各位癌友不论在术后或者化疗,都可以执行运动,目前已有足够的研究显示运动对于癌症预后有正面的效果,只要愿意努力,就有机会回到病发前的生活水平,愿各位抗癌成功。

※本文授权自台湾癌症基金会,原文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