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卖出几千枚!换个口味做更好吃,酥到满地渣

周末在家做芋泥酥,翻笔记发现方子比较原始,我明明记得后面有做过改动,就以为是平时发文的时候顺手改良忘记同步进笔记本了,但是后台一查,唉~根本没发过...



啊~这——我愿称这波操作为“意识流”发文~


真的以为自己分享过了,之前提到中式开酥,我还让大家去参考同样的做法来着...嗐,终究是错付了,这就给大家补上:


芋泥酥


看看这优秀的螺旋纹路,简直比我手指上的螺旋还要好看(bu shi),浅浅的雾霾紫,是所有仙女都会喜欢的颜色。


趁热吃,酥得掉渣还忍不住拿手去接,芋泥又沙又绵,香得灵魂都飘飘然了~



芋泥酥的做法和蛋黄酥差不多,前面都是重复地擀开—卷起—松弛。


不过为了能有螺旋纹路,在最后一次松弛之后,会切成两半再擀成薄面片包馅。



要想重复擀卷之后还能状态好,水油皮的延展性至关重要!


有厨师机的话,可以用它把水油皮揉至薄膜甚至手套膜的状态。


没有的话,就给足够的松弛时间,实在不放心,还能提前做水油皮冷藏一晚,长时间的水合作用,会让它自动变成手套膜的~



里面的馅是现炒的芋泥,吃起来口感和味道都比较好,同样的做法也适用于紫薯、红薯,举一反三,入股不亏哦~


芋泥酥


>>>制 作 时 间<<<

45min


>>>烹 饪 器 材<<<

不粘锅、烤箱


>>>烹 饪 食 材<<<


份量:10个


水油皮:
中筋面粉 120g
白砂糖 10g / 猪油 45g
水 45g / 盐 1g

油皮:
低筋面粉 90g
紫薯粉 10g / 猪油 50g

芋泥馅:
熟芋头 200g

紫薯粉 2g / 牛奶 50g
黄油 30g / 白砂糖 20g


>>>制 作 过 程<<<


1、先来做芋泥馅:准备200g熟芋头,放入锅中,加入50g牛奶、2g紫薯粉、30g黄油、20g白砂糖混合均匀。开小火煮成团,出锅后包好保鲜膜冷却,均分成10份备用


2、现在做水油皮:碗里倒入120g中筋面粉、10g白砂糖、45g猪油和1g盐,先抓拌均匀,然后倒入45g水混合成团


揉均匀后,分成约40g左右的小面团(5个),包上保鲜膜,松弛30分钟


3、接下来做油酥:碗中放入90g低筋面粉、10g紫薯粉、50g猪油,用软刮板压拌成团,分成25g一个的面团(5个),盖上保鲜膜,松弛30分钟


4、松弛结束的面团擀压成两边薄中间厚的面团,包入油酥后,收紧口。再次松弛15分钟


5、松弛结束后,把面团收口朝上,压成一个牛舌状(长度约10--15cm左右)卷起后松弛15分钟


6、松弛结束后,把面团竖放,收口朝上,擀压15-20厘米长度,(擀得越长,层次越多),切掉头部再从头卷起,然后继续松弛30分钟


切掉一部分是为了中间的螺旋更好看


7、挑一把锋利的刀,把中间切开。然后切口朝下,稍微按压,借助擀面杖把面团擀压成一块大面片


拿起一份芋泥,放在螺旋纹路的中间,然后反过来把口收紧即可


8、烤箱提前预热160℃,把做好的芋泥酥放入内,烘烤30分钟


芋泥酥就可以开吃啦


圆鼓鼓的芋泥酥,像是造型特别的海螺,又像是宇宙里的星球~



轻轻拿起一个,边缘薄的部分,隐隐就有掉渣的趋势。



送入嘴里,“窸窸窣窣”的声音响彻脑海,酥皮又酥又香,口感超赞。


芋泥的香味混上猪油的香,半点不会觉得腻,吃完还想舔舔手指~



以前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慢慢养成习惯之后,我现在反而不咋喜欢用电子软件去记了~


事实证明这句话还真挺有道理的,要不是翻笔记没有更改的痕迹,我可能还陷在“意识流”发文的误区里出不来呢~



其实很多烘焙者都有这么一个小本本,虽然它看上去没那么方便,记录的却是我们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蜕变。


里面成百上千的方子、记录时的心路历程、一帧帧的记忆碎片,都是打开即得的灵感源泉~


Tips:


1、夏天请在空调房操作,不然面团容易渗油,混酥,破酥等情况。(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2、在两次擀压中边缘破了没关系,中间不要破就可以了


3、开酥的手法对新手来说会比较难,破了也没关系,也是一样好吃的!多练习几次就好了


4、密封保存2-3天内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