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紫米种植这么难,当地农民告诉你为什么还要种

我们中国人爱吃米,但吃过墨江紫米的人一定很少。墨江紫米素有"药米"、"长寿米"、"米中之王"、"月子米"、"补血米"之称,属糯米系列,俗称"紫珍珠"。曾经作为贡品供历代皇帝食用。

6月份,紫谷(紫米没脱壳)正在成熟

这么一听好高大上,其实它就是我们这边很好吃有营养的一种米。



看到这,觉得我有点跑题了吧,开始切入正题,首先讲讲紫米生长环境。

墨江紫米产地——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全县15个乡镇均有种植,其中传统种植区有联珠镇、龙坝镇,那哈乡,占全县62%以上。主要是老品种(紫米有老品种和新品种之分)。

1、育苗

每年1-2月我们就开始育苗,抽干田里的水,起垄一天就可以了。谷种是自家前一年秋收留下来的,一层腐熟的自留农家肥,撒上谷种,用塑料薄膜盖上即可。

(如果你喜欢玩粑粑,喜欢玩泥巴的话,可以来体验)

等出苗有一寸长之后,再扯开塑料膜,再往田里灌入水。


2、插秧

育苗后一般50天左右就长长了。差不多到了4月左右,我们这里就开始春耕插秧了。

育苗后50天左右的秧苗

选择阳光不强烈的清晨拔秧苗,然后在耕好的田里插秧。拔起的秧苗要注意防晒防风,以免蔫了之后无法成活。入田之前都是遮盖好,放置阴凉之处。随其随用。

选择早上时候拔秧苗

因为哈尼梯田狭窄而陡峭,所以插秧都是靠人力完成的,插秧的时候要么互相帮忙,要么请工人,在我们这里请人工栽秧是一天120元左右。整个村落的春耕持续下来大概需要20天左右。

(插秧真的很费腰,我腰疼的毛病就是插秧来的~)

紫谷从插秧开始到成熟期间,要除草要施肥,如果冲多要打农药除虫,但作为农民我们最最担心是夏天雨水来了滑坡和倒塌。(因为紫谷稻株高更容易,每年我们都提心吊胆的)

风雨过后的稻田

3、收割

插秧之后3-4个月紫谷就成熟了。这是一年最累的时候,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开启了它的收割之路。分工合作,女人割谷,男人脱粒。再把稻谷装入口袋,用马驮回家去。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这也太原始太落后了吧。

是的,我们梯田一直都是采用这样传统方式耕种,我们想改变,想用机器,想用先进的手段省时省力不累人,可是我们梯田真的做不到

我们非常欢迎大家来改变我们的现状,这样农民朋友就能提高效率紫米产量就提高了,大家都能吃上地道的墨江紫米,而不是冒充的紫米。

可能有人会说那就不要种,或者用其他农作物取代吧。一来没那么难,二来也有经济收入。

可是,你有想过农作物种下来不一定能够创收益,而墨江紫米却能,因为它已经成为当地的名牌且目前还不能大量广泛种植。这样它价格就是有保证的。

但我想大家的最重要的想法是,紫米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稻种,如果大家都不种了。那么慢慢的它就会消失了,所以再难也要种下去。

关于今天的紫米内容就这了。如果有小伙伴对紫米感兴趣,有需要鉴别真正的墨江紫米的,欢迎留言和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