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传入我国的时间甚至早于丝绸之路
青稞在我国的栽种历史相当久远,据考证,青稞传入我国的时间甚至早于丝绸之路。在《本草拾遗》《药性考》中便有关于青稞的记载,如:“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以西种之”“青稞、黄稞,仁露于外,川、陕、滇、黔多种之。味咸,可酿糟吊酒,形同大麦,皮薄面脆,西南人倚为正食。”

青稞耐寒耐旱,对氧气和温度也不挑剔,即便土地并不肥沃,它也毫不介怀。它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粮食作物,不仅能在世界屋脊茁壮成长,而且生长期短、高产早熟,一年能收获 2 次。

青稞的营养价值
1、富含 β-葡聚糖
在国家卫健委今年发布的《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2023 版)》中,青稞被列为推荐杂粮。在杂粮界,青稞也确实有“控糖能手”的称号。这主要得益于青稞的一个特点:富含 β-葡聚糖。
不同种类青稞 β-葡聚糖的平均含量能达到 5% 左右,有研究发现某些青稞品种 β-葡聚糖最高能到 8.62%,比咱们熟知的 β-葡聚糖大户——燕麦还要高一点。
β-葡聚糖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中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吸附性,而且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也就是说,它自己不产生多少热量,还能延缓肠道中糖类物质的吸收,从而使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变慢。正因如此,不同种类青稞的“血糖生成指数(GI)”都不超过 40,是妥妥的低 GI 主食(GI 值低于 55 即为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要知道,馒头的 GI 是 88 ,米饭的 GI 是 80~90,就连荞麦馒头的 GI 也有 67,青稞的 GI 值低到可以和红小豆、绿豆、芸豆等杂豆类(GI 值为 20~30)相提并论。

2、富含抗性淀粉
对于有减重需求的人群来说,青稞也是很适合的主食。
一方面,由于大量 β-葡聚糖的存在,不仅抑制了肠道对糖类、胆固醇
等物质的吸收,也让胃排空速度变慢了,从而能延长饱腹感维持的时间,降低因为“饿得快”而吃零食的风险。另一方面,青稞的淀粉中有不少于 1/3 的抗性淀粉,这就进一步降低了青稞消化吸收的速度,不仅对控制餐后血糖有帮助,对减肥也有益处。

3、钙、铁含量突出
和其他谷物不同,青稞的矿物质含量,尤其是铁和钙的含量非常突出。青稞的铁含量高达 40.7mg/100g,比鸭血的铁含量(30.5mg/100g)还高;青稞钙含量也达到了惊人的 113mg/100g,比牛奶的 105mg/100g 还高。只是,由于青稞中铁并非是利于人体吸收的二价铁,同时铁和钙还有可能受到植酸的影响,导致吸收利用率远没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和钙那么高。尽管如此,考虑到我国人群铁和钙摄入量并不充足,青稞依然值得作为补充铁和钙的辅助途径。更何况,我们还可以通过用新鲜蔬果搭配青稞的方式,利用维生素 C 来提高铁和钙的吸收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