媲美茶卡的花马盐池,不逊甘南的荞麦花海,陕西定边“盐值”爆表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处,古有“东接榆延,西通甘凉,南邻环庆,北枕沙漠,土广边长,三秦要塞”之说。

定边历史悠久,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的范仲淹,以“底定边疆”之意取名“定边”。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设县。革命战争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崾先镇铁角城村是红军长征进入陕西第一站。抗日战争时期,王震将军率领359旅在花马池盐湖生产原盐,成为边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定边物华天宝,是全国石油产能第一大县,全省新能源产业第一大县,也是陕西省唯一的湖盐产地。是世界红花荞麦原产地保护区、中国马铃薯特产之乡,定边马铃薯、荞麦、羊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定边文化底蕴深厚,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境内有270多公里古长城遗址、384座长城墩堠、37座古堡关寨遗址和32座烽台堡寨遗址。曾涌现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抗日爱国将领高桂滋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花马池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的盐场堡乡,其面积达4500亩,俗称“大池”,是陕西省内池盐最大产地。据《定边县志》载,汉代时“有盐池以为利”,"唐有盐池十八"。自明代以后,食盐行销陕北和关中各地,还供宁夏、甘肃两省部分地区。明天顺、正德年间,还用食盐换回矫健的西夏马,因此而得名“花马池”。

花马池水面辽阔,风光优美。盛夏时节,平静的湖水被阵阵微风吹皱,水花在风中迅速凝结,形成闪闪发光的盐晶,璀璨夺目。打盐人的身影倒映在透明的湖水中,宛如一幅绝美的油画。蔚蓝的天空下,盐湖内的藻类和矿物质在高温的作用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闪耀着光彩,美到极致。

定边是世界红花荞麦的原产地和主产区,素有“荞麦之乡”的美称。每年八九月份,漫坡遍野的荞麦花争相怒放,摇曳着红粉风姿,醉人心眸,分外惊艳。走在山间田野,粉的荞麦花、黄的黄芥花、白的土豆花、绿的玉米叶……交融生辉,像一条条彩带,错落起伏,宛如一幅幅画卷,演绎出黄土高原上的多彩烂漫,随手一拍,都是醉美邂逅。

丰富的物产成就了定边独特的美食,荞麦宴、土豆宴、羊肉宴风味独特,堪称定边三绝。荞面饸饹、烙羊肉、剁荞面、凉粉、酿皮、羊羔肉、炉馍馍等独具特色,羊肉臊子荞麦饸饹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金牌小吃”。

媲美茶卡的花马盐池,不逊甘南的荞麦花海,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何必去海西和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