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为何会长“黑色毒瘤”?外表恶心却堪比黑松露,你敢吃吗?

导语

在玉米的全身都生长着黑色“毒瘤”,这就叫生物学上的真菌感染,虽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一旦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农民的心中就会生起一丝不安,他们害怕玉米会因为这真菌感染影响到健康,毕竟真菌还是一种细菌,而且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

而且这种情况往往是在潮湿的天气中才会出现,所以玉米黑粉菌的发生是十分偶然和不常见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种玉米上长黑色毒瘤的现象就是玉米上生长的黑粉。

玉米上长的黑色“毒瘤”是什么?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玉米上长黑色“毒瘤”就意味着玉米受到细菌的侵扰,而这种细菌是无处不在的,如果运气不好就会感染到玉米,像这样发现玉米上长了黑色的“通病”,农民自然不会高兴。

因为这不仅意味着玉米的健康受到危害,甚至使得丰收也大打折扣,同时就算是可以正常出售,因为玉米本身的质量就不好,农民也只能低价出售了。

可即便如此,事实却是,在国内这样的食品没人要,但在国外却十分昂贵。

尤其是在墨西哥,当地人非常爱吃玉米黑粉,而且价格还不便宜,一斤售价50美元,这在我国大概 300 多元。

并且被称为是黑松露最好的替代品,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玉米黑粉有着吸引人的美味,并且还有着滋养和药用的功效,很多外国人在看完视频介绍之后也纷纷被吸引住了,不惜花钱尝试体验一下。

但是在我国农民却很难理解外国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些“毒瘤”,毕竟他们只会觉得,这些东西是钻在玉米里的虫卵,是不能食用的,而且虫子都会有病传播出去,更何况虫子孵化之后出来的蛹?

这不是得病?

还没想明白的时候就被蜷缩坏了。

其实这个看法也并非毫无道理,只不过食物对于每个人都是开放接纳的,别人的食物就是好吃,又怎么会在意你的看法呢?

那么有人提出疑问了,玉米黑粉是什么?

为什么吃起来味道和营养都这么好呢?

玉米黑粉菌是什么?

其实玉米黑粉并不是虫卵,也不是虫蛹,而是由于一种叫做真菌的东西感染而导致的。

真菌又叫做霉菌,其中分为许多种类,有些是有益于人体,还有一些则是有害的。

其中,对人体有益的真菌有些是可以直接食用的,比如香菇、蘑菇等。

香菇不仅味道鲜美,还能够有一定的药用效果,可以起到清肝、止渴、降压、降脂等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和现代医学中,已经成为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了。

并且香菇也富含着多种营养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是一种非常好的食品。

相对来说,对人体有害的真菌就没有这么好说了,它们对我们的身体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

但其实它们也非常珍贵,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种植并进行商业化操作,比如日本就有一种叫做榧木天石茸食用菌。

但是这个榧木天石茸食用菌在日本非常昂贵,大约它一斤就要 2000 元左右,因为它的形状和外观与“榧木天石茸”非常像,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它的外皮是褐色或灰色的,有着坚硬的小芽体。

虽然它看起来一般,但是其内部却蕴藏着巨大的营养价值,它非常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每百克含有1200多毫克,这是其他食材所无法比拟的。

从营养成分表来看,这款食材可以说非常具有市场前景,但是随着人们对这种财富唯一性的认知加深,并且这款食材也慢慢适应了日本人的口味偏好,在日本各大超市上架的时候,却意外受到消费者追捧。

所以市场需求上升,从而带动价格上涨,现在日本这个榧木天石茸食用菌已经成为日常餐桌上的佳品,同时也坐稳了大阪美食届的新宠儿,并且名声逐渐向海外扩展,在日本以外其他国家地区也开始关注这一新鲜事物。

玉米黑粉究竟有什么好?

除了日本以外,美国在这些年都在大力研发食用菌,而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金沙盐焗雪松蘑菇,但是其介绍中没有写清楚它到底是什么蘑菇,只是说“你从来没有吃过”。

但是从外观来看,它们与中国枯萎洁白水白蘑菇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的土壤和生长环境不同于中国,所以更具特性,加上美国名声响亮,所以售价也从 4 美元涨到了 10 美元,这在中国约人民币 70 元一斤,比中国贵了十七八倍。

但是看似这么昂贵,有些地方却常常脱销,而且在越南都曾经发现过雪松菌,然后以它油炸为主打菜,成为越南餐馆里最火爆的一道菜。


不过如果单凭这点还是没办法解释为什么美国金沙盐焗雪松蘑菇如此火爆吧?

其实金沙盐焗雪松蘑菇油炸后的样子与其相识非常像宋仲基和宋慧乔结婚时候所吃到的小吃“油炸蛋蛋”,可能就是这个相似度导致他们惊叹于美味背后更多的是怀念幸福。

但是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枯萎洁白水白蘑菇究竟有什么惊人之处呢?

其实除了美味以外,还有很实际的药用价值。

在《中药大辞典》中就清晰地介绍过这种蘑菇,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腻减肥等功效,但是由于产量比较少,那销量起来同样需要时间积累慢慢增长。

所以现在来看,我国现在并不能算真正实现了食用菌的大规模生产,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既然能够大规模生产其他食材,那么有朝一日,我们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此时我国又拥有中国枯萎洁白水白蘑菇,但不妨再加一些玉米黑粉,其实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食品级真菌而已,并且相比于其他食材要好 上百倍,这一点与榧木天石茸食用菌相同,本质高于价值。


“榧木天石茸”这个名字听起来土,也比较适合它朴素的一面,而中国枯萎洁白水白蘑菇也正好与其谐音,但是不一样的是它与玉米黑粉一样,因为玛莎拉基而备受青睐。

尽管玛莎拉基看起来丑陋不堪,但它含有丰富多种营养成分,这一点毋庸置疑,可以说不仅物有所值,而且还物超所值。

在讨论玉米黑粉的独特价值时,我们不妨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出发,看看这道“毒瘤”在全球范围内是如何被接受和利用的。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在墨西哥,玉米黑粉被视为美味珍品,甚至被称作黑松露的替代品。这样的现象并不是偶然,而是反映了文化对食材认知的差异。在墨西哥,黑粉被用于多种传统美食中,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中国,玉米黑粉的存在却常常被误解和忽视。这种现象反映了我们在食品安全与健康方面的担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农药残留、细菌感染等问题频频被报道,使得很多农民和消费者对这些“毒瘤”产生了恐惧感。这种恐惧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也制约了市场对玉米黑粉的认可与接受。我们必须承认,正是这种文化和信息的差异,导致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国家间截然不同的命运。

那么,玉米黑粉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营养价值和烹饪潜力呢?首先,研究表明,玉米黑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等都有积极作用。此外,它的味道独特,带有一种坚果的香气,适合用于多种烹饪方式,比如炖汤、炒菜,甚至做成糕点。这样的多样性让它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到青睐。


从经济角度来看,玉米黑粉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提升农民的收入,也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若能够将玉米黑粉进行深加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如黑粉饼干、黑粉饮料等,将会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新鲜的、富有营养的食材,这为玉米黑粉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契机。

要想真正实现玉米黑粉的商业化,我们需要更多的科研支持和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奖励等方式,鼓励农民种植和销售玉米黑粉。同时,科研机构应加大对玉米黑粉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的研究,为其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将玉米黑粉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在全球化的今天,食材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本身,更在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利用它。玉米黑粉的故事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全球的冲突时,如何找到新的平衡点。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对玉米黑粉的重新认识,开启一场关于食材、文化与经济的新对话。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妨尝试去了解和接纳这些“毒瘤”,也许它们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美味和健康。你是否曾经尝试过玉米黑粉?又或者你对它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与体验,让我们共同探讨这道“毒瘤”的美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