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护腺
摄护腺癌好发于60到80岁左右男性,最近发现摄护腺癌有年轻化的现象;一般来说,早期摄护腺癌的5年存活率高达90%以上,到了晚期,平均存活时间约只有2年到2年半,呼吁50岁以上男性应每年定期做摄护腺癌筛检,以早期发现、及早治疗。 62岁的张先生,2年前因频尿及解尿不顺,到住家附近诊所就医,医师诊断为摄护腺肥大,并给予药物治疗,才缓解排尿不顺等症状,之后仍持续服药,日前因突然尿不出来挂急诊,超音波检查发现摄护腺明显增大并阻塞膀胱,肛门指诊及PSA(摄护腺特异抗原)检查显示,疑似摄护腺恶性肿瘤。 经直肠超音波导引摄护腺切片检查后,证实为摄护腺癌,计算机断层发现,癌细胞已侵犯摄护腺周边组织的膀胱,甚至已有淋巴、骨头转移,由于是晚期摄护腺癌已不适合手术,只能做荷尔蒙疗法
男性的摄护腺健康非常重要,有些患者并不注意摄护腺的健康,认为摄护腺并不是很重要,所以经常吃一些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长期酗酒,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有可能会导致摄护腺充血不规则受损,还可能导致摄护腺发炎症,如果摄护腺疾病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引起摄护腺癌。 饮食对引起摄护腺癌的作用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如果食用大量红肉、或高脂肪乳制品的男性,其患摄护腺癌的可能性很高。所以,男性应减少吃一些含脂肪高的肉类
(主流传媒记者吴敏慈/台南报导)艺人余天日前于节目中表示健检时发现摄护腺癌,发现时完全无症状,一发现就是第三期,所幸还可以接受开刀切除摄护腺。 台南市立安南医院泌尿科主任陈亿声指出,摄护腺癌是好发在60至75岁的男性,过去西方国家发生率比台湾高出许多,近年来因为国人饮食西化以及国人接受健检较普及或是门诊检查的关系,发生率也渐渐增加,目前每年新增约5000名新病例。 陈亿声表示,摄护腺癌不同于其他常见癌症,其进展非常缓慢,转移之前几乎很少有症状,也因此早期发现比较困难,通常有相关症状(例如骨头疼痛)表示已经转移,有大约1/3个案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甚至是远端转移,此时治疗的效果跟早期个案相差甚远,长期的存活率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早期发现相当重要
疲劳或疲倦被认为是癌症及其治疗的副作用,过去,鼓励癌症患者在感到疲倦时休息。癌症患者能获得适当的支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面对治疗或疾病的任何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身体运动被认为有助于减少癌因性疲惫,目前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来调查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运动的影响
许多人相信食补可以壮阳。开业中医师陈潮宗说,许多食物都可让男性威风凛凛,像是烤得香喷喷的鳗鱼不只令人食指大动,在中医食补中,还被视为壮阳圣品;由于鳗鱼富含蛋白质,熟食可以益气血、补虚损,有强精效果。 除了鳗鱼之外,生蚝、蚵仔富含矿物质“锌”,可帮助合成男性荷尔蒙,维持摄护腺正常运作,而别名“起阳草”的韭菜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作用
多吃番茄可防癌及预防心脏病,但该生吃还是熟食呢? 番茄主要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功效,亦有保护血管、防治高血压及护肤美白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番茄因性凉,因此体质偏寒、肠胃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胃酸过多者也不宜空腹食用。而体寒易经痛的女生们也不建议在月经期间食用番茄
一、受人口高龄化影响,107年死亡率上升0.5%,标准化死亡率下降2.2% 107年死亡人数计17万2859人,较上(106)年增加1002人(+0.6%)。 107年死亡率(死亡人数除以年中人口数)为每十万人口733.1人,较上年上升0.5%;以WHO 2000年之世界人口结构调整后之标准化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415.0人,降2.2%。 107年65岁以上死亡人数12万4768人,较106年增1225人(+1.0%),占总死亡人数72.2%,提高0.3个百分点,45-64岁占21.9%,合计45岁以上死亡人数占94.1%
预防摄护腺肥大症该怎么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于男性来说,有许多无法形容的疾病困扰着他们。很多男性都对治疗这些疾病感到羞耻,比如摄护腺肥大症等疾病,但是这些疾病如果不积极进行治疗,任由病情发展,从而错过了**的治疗时机,不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对于这些疾病还是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为好
73岁的张老先生,近几个月开始出现夜晚频尿症状,一晚最少上5次厕所,平均每小时得解尿1次,严重的频尿问题让他几乎没办法睡觉,精神及健康状况大受影响,就医检查才发现是摄护腺癌二期,经导航式螺旋刀放射治疗合并荷尔蒙治疗,终于可以一夜好眠。 光田综合医院放射肿瘤科王铭志主任指出,导航式螺旋刀放射治疗集结了强度调控放射治疗(IMRT)、影像导航(IGRT)及立体定位光子刀等先进治疗仪的优点,能360度旋转51个角度来照射病灶,像刺绣一样精密的计算患处每个点的放疗强度及剂量分布,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接受一般的摄护腺癌放射治疗时,膀胱与肠道等周边器官难免受到放射线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疼痛、腹泻等副作用,导航式螺旋刀放射治疗可大幅降低对健康器官的影响,因此张先生疗程期间生活作息如常,皆未出现上述的副作用,甚至夜晚频尿的症状也得到缓解,如今癌细胞消失,仅需门诊定期追踪检查
依据最新出炉的台湾癌症登记报告,103年癌症新发生人数为10万3147人,较102年增加4004人,年龄中位数较102年增加1岁。发生人数(男女合计)依序为大肠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摄护腺癌,胃癌,皮肤癌,甲状腺癌及食道癌。癌症发生人数之所以持续上升,主要是受到人口老化、不健康生活型态及癌症筛检推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