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
赫尔德不等式是数学分析的一条不等式,取名自德国数学家奥托·赫尔德。这是一条揭示Lp空间的相互关系的基本不等式: 我们称p和q互为赫尔德共轭。 若取 S {\displaystyle S} 为自然数集附计数测度,便得与上类似的无穷级数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将不等式转化为标准形式ax^2+bx+c<0或ax^2+bx+c>0。 2.求出方程ax^2+bx+c=0的根,即求解二次方程。 3.根据根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这一章综述了单变量函数的常义积分、广义积分、含参数积分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收集了求不定积分、定积分、多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的有关公式,主要的积分不等式以及积分的某些近似计算公式,简要地列举了积分在实际中的各种应用;编制了不定积分表和定积分表. 此时,函数f(x)称为区间[ab]上的可积函数(黎曼可积),a和b分别称为积分的下限和上限,f(x)称为被积函数,x是积分变量,“ ”是积分号. 这称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或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它指出了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内在联系. [可积函数及其性质] 2° 若函数f(x)在[ab]上有界,且只有有限多个间断点,则f(x)是可积的. 3° 单调有界函数一定是可积的. 4° 可积函数一定是有界的. 7° 若函数f(x)在[ab]上可积,则f(x)在[ab]中的任一部分区间[αβ]上也可积.反之,若把[ab]分割成若干部分区间,并分别在每个部分区间上f(x)可积,则它在整个区间[ab]上可积. [积分中值定理]�������� 等号只当f(x)=cg(x)(c为常数)时成立. 等号只当f(x)≡0时成立.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将不等式转化为标准形式ax^2+bx+c<0或ax^2+bx+c>0。 2.求出方程ax^2+bx+c=0的根,即求解二次方程。 3.根据根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概要描述】高压釜对这类反应,为什么需要递降温度序列的理由,已经作了概要说明,将叙述计算序列的方法。从数学上的要求来说,这是非等温最优化问题中最简单的问题。 高压釜对这类反应,为什么需要递降温度序列的理由,已经作了概要说明,将叙述计算序列的方法
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时变网络中零等待时间最短路问题的一个对偶算法(英文) 通过论证用一般线性规划的对偶算法求解本模型的可行性,使得该模型的求解问题迎刃而解。 本文提出了一个求解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非线性Lagrange函数并构造了基于该函数的对偶算法
下表是从聚酯在氯仿中的溶液,于20℃下的渗透压法测得的数据。测得结果用溶剂的高度h表示,氯仿的密度是1.48g/c 不锈钢车体,端墙板内凹、外胀大于时调修()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达到的最大速率为() (10分)四种元素X、Y、Z、W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1;Y原子的L 白假丝酵母菌鉴定的关键性试验是芽管和厚膜孢子试验。() 制作悬吊式简易指南针时,丝绸比磁石更有效
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 2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
它的一般形式是 ax2+bx+c>0 或 ax2+bx+c<0.
如何求 x2−4x+3<0 的解集?
我们知道,二次 方程x2−4x+3=y 有两个 实数 根,分别是 x=1,x=3.
观察图像,当 10 或 ax2+bx+c<0(a≠0).
观察抛物线 y=ax2+bx+c 与 x 轴的相关位置的情况,即观察 方程 ax2+bx+c=0 的根的情况.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即 a 的符号.
抛物线与 x 轴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分别为有两个交点(Δ>0) 有一个交点(Δ=0),没有交点(Δ<0).
二次函数 y=ax2+bx+c (a>0) 的图像 y=ax2+bx+c
y=ax2+bx+c
二次函数 y=ax2+bx+c (a<0) 的图像 y = a{x^2} + bx + c
ax2+bx+c>0 (a<0) 的解集 {x| x1
2018年12月21日我院优秀毕业生,中山大学博士刘向来我院做学术报告,报告在主楼516举行,部分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报告。 刘向作了题为“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olutions for fractional difference equations”的学术报告。首先,刘向对分数阶差分方程的应用背景作了简要介绍;其次,介绍了研究分数阶差分方程定性理论所需要的预备知识,着重介绍了推广的Gronwall不等式;最后,介绍了分数阶差分方程解得存在唯一性与稳定性理论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灵活多样,它可以和很多内容结合。高考解答题中,常渗透不等式证明的内容,纯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本难点着重培养考生数学式的变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等式在生产实践和相关学科的学习中应用广泛,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工具,所以不等式是高考数学命题的重点,解不等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高考试题中对于解不等式要求较高,往往与函数概念,特别是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有关概念和性质密切联系,应重视;从历年高考题目看,关于解不等式的内容年年都有,有的是直接考查解不等式,有的则是间接考查解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