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
天作教育总部位于教育重镇——武汉,是一家从事中小学课外培训品牌的开发、教材的研发及推广的专业机构。 “自然作文”项目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并作为全国中语会“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单独立项,同时也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语文“少教多学”课题组子课题。 2010年6月,在四川绵阳举办的中语会年会上,原中语会理事长苏永康教授、中语会理事长、人教社编审顾之川博士、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组长赵明先生纷纷为《自然作文》教材题词
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公布。深圳大学3项教学成果榜上有名: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校长李清泉教授主持完成的《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徐晨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供给侧理念的工程硕士三元协同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均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随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全面推行和学生阅读面的扩大,百家湖小学决定对已试用的校本教材《三味树》进行修订、完善。本次修订主要针对于《三味树》主题阅读板块。 早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校领导就通过视频会议对《三味树》校本教材主题阅读部分的修订工作进行了布置和安排,教科室按要求对校本教材主题阅读框架的调整进行审核,并组织人员编写内容
近年来,在校本管理推行的“课程政策”上,教育局建议学校为学生规划均衡、灵活而连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以致课程综合化已是近年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见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却经常被分割,较少与其他教学范畴结合,笔者冀望尝试以“音乐”作为主线,就一个幼儿音乐综合活动范例,与幼教同工分享如何因应学校现有的音乐课程模式,加入一些音乐、动作及创意元素后,将其他学科综合于音乐活动内,使校内的音乐课程成为不一样而具效能的“校本综合音乐课程”,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本研究的对象为18名5-6岁的幼稚园高班学童及其班主任,采用观察法及评量表,在儿童进行音乐活动时,评量儿童及教师的特性,以比较前后阶段的音乐综合课程的成效。研究结果显示,在设计综合音乐课程时加入创意及趣味性的活动,并将音乐、动作及创意的教学元素,与其他学科综合,带出不一样的综合音乐课程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为精进现场教师激发创意、活化教学,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参与教育部教学卓越奖,(7)日特于市府阳明大楼5楼大礼堂举办109年度教育部教学卓越奖说明会,邀请具评选该奖项有丰富经验之专家学者,指导各校教学卓越奖方案撰写与访谈的要领,同时邀请108年教育部教学卓越奖荣获金质奖殊荣的教学团队,分享参赛历程与成果,提供各校有力的帮助与建议,以激发教学创意活力、改变固有之教学模式,设计精进教学之方案。 教育部于93年度开始设立教学卓越奖,以鼓励教师专业成长、团队合作、 创新教学、适性辅导、树立优质教学典范,审查内容涵盖教学理念与过程、教学创新与绩效两部分,其中包含课程设计、教材、教法、评量、教具与教学媒体的研发创新,以及教学方案及计划实施必须具备永续发展及推广价值之外,在班级经营及落实辅导学生适性发展上也能有卓越贡献,台中市于108年度获得一金三银佳绩,分别由大坑国小荣获金质奖;私立弘文高中、日南国中及上石国小获颁银质奖,显见台中市学校具有创新课程教学,重视学生适性学习之强大动能,足以成为全国优质教学典范。 东光国小郭美满主任于说明会会后表示,这次透过林志成教授对素养导向的教学卓越方案之说明,还有教学卓越金质奖学校的分享,发现以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之重要性,而教师于教学现场中因应不同孩子的学习状况,会面临到各种问题,唯有教师们以跳脱框架的思维及多元的面向检视问题,才能克服更多教学的困难,并于课程教学设计方面有所精进,让教学迈向卓越! 荣获108年教育部教学卓越奖金质奖的大坑国小团队也分享参赛教学卓越奖的心路历程:“学校团队不断思索著如何将原来的课程重新梳理架构,发展出具有在地特色又能让孩子展现素养的学习素材,就是这样的契机下,团队参与教学卓越比赛;透过跟专家学者及社群无数次的对话,专业的能力在时间里逐渐增长,也因坚信能让孩子看见爱、家乡及世界的教育梦,我们亲师生携手努力前行,最终,才能以荣获教育部教学卓越奖金质奖的光彩来肯定我们的努力
5月27日下午,我校校本课程拉开序幕。本次开展的课程分别是高一李典老师主讲的《学唱英语歌曲》和高二韦惠敏老师主讲的《看大片,学英语!》,高一、高二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了课程。 随着李典老师一首悠扬的英文歌曲《Hero》,课堂进入了怀旧英文歌的世界
教育局局长在成都出席川港姊妹学校结对仪式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今日(十一月十七日)在成都出席川港姊妹学校结对仪式时的致辞全文: 陈保明副秘书长: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成都,与九百多名川港两地学校的校长及师生一同参与“同行万里”高中学生内地交流计划及川港姊妹学校结对仪式。 今次“同行万里”交流计划的参访城市除了成都以外,也包括都江堰、德阳市及绵阳市,目的是加深同学对古蜀国文明的认识;并让他们亲身体验四川省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发展前景。 我们也非常感谢四川省教育厅的支持和配合,使川港姊妹学校计划得以不断发展
教育局为改善学校的管治质素、提升行政效能和促进主要持分者的参与,在 2019 年 7月23日全面接纳了《校本管理政策专责小组》提交的检讨报告里的二十七项建议。 为配合学校达到上述检讨报告第七项建议下的校监、校董培训软指标,香港管理专业协会(HKMA)特举办“法团校董培训证书”课程,以协助拟任、现任或曾任校董透过此3小时培训,加强了解校董之权责,协助学校建立良好管理、策划和评估制度。 拟任、现任或曾任于设有法团校董会的直资/津贴学校之校董
扶沟县高级中学建于1926年,她从祖国的忧患中诞生,历经艰辛,饱经沧桑,在时代的风雨中已走过了90余年的光辉历程。1962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重点中学”,2005年评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如今的扶沟县高级中学,已发展成为享誉中原、国内知名的优质高中
深圳市坪山区弘金地学校奉行全人教育办学思想,以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坚持素质教育方向,彰显剑桥国际课程和网球教育特色,精心设计了独有的国家课程+国际课程+校本课程“三元融合”的三级课程体系,采取“分层次教学”、“走班制教学”、“小班化教学”模式,坚持“一生一案一团队”的教育方式,实施因材施教、个别辅导、培优补差,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丰富多彩。学校开设了玩转科学、创客空间、最强大脑(珠心算)等二十多门选修课程,包含运动类、艺术类、棋类、科技类、语言类等方面,所有选修课程均纳入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多元化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