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尹洧,196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无机物工学专业,1976-1979年在兰州大学进修有机分析,师从中科院院士陈耀祖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为分析化学和环保安全,曾任北京市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北京化工集团化工环保监测站站长、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咨询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环境与安全检测仪器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前处理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环保分会监测学组组长,入选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专家库、商务部评标专家库、北京市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库、北京市环保局专家库、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专家库、北京市安全技术监督局专家库、北京市项目评标专家库、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北京化工协会顾问、《现代仪器与医疗》杂志常务编委、《现代科学仪器》杂志编委、《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杂志编委、《食品安全与检测》杂志指导专家。编写或参与编写著作17部,发表论文103篇,专利3项
中药制药是中药学专业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在学习现代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药制剂各个环节的一个学科。属于理科专业。如果是中药制药工程的话,则属于工科中药
详化学系选课须知。实验须与课程并修或后修。上课位置:思亮馆106普化实验室
范新会,男,1965年生,陕西周至人,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西安交通大学铸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金属功能材料和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1、按照职业卫生和环境检测标准,完成样品分析与数据处理工作; 2、熟练掌握实验室的分析仪器,负责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编写仪器的操作规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按照操作标准,书写分析原始记录,并对检测数据负责; 4、完成样品的交接保管和安全卫生工作; 1、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卫生检测、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2、熟悉各种理化工分析的检测标准、熟练掌握样品的分析流程; 3、熟练操作常规化学分析仪器和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气象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一些大型仪器设备; 4、有一年以上相关实验室工作经验的优先; 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模式,薪资构成结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 1、开展工业企业安全评价、职业卫生评价及安全标准化指导工作; 2、接收评价任务,与被评价单位沟通、现场勘查、并收集相关资料; 3、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被评价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估,提出安全隐患、不符合项及相关对策措施; 6、按照公司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 1、学历要求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亦可); 3、有化工、矿山等企业一线生产、安全管理等相关经验者优先; 4、具有安全评价师资格证书、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经历、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予年薪保底待遇; 5、中级及以上职称优先考虑; 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模式,薪资构成结构:基本年薪+绩效工资+年终奖。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中、高等职业学校从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的师资或能在食品原辅料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安全评价、企业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1、培养目标: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和现代食品工业需求,培养掌握食品工艺与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从事食品营养分析、食品卫生检验、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卡卡湾网站食品卫生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 2、主干课程: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仪器分析与维护、食品分析与检测技术、食品卫生检验技术、食品掺伪检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近日,经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我校食品学院院长周大勇教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我校教职工首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周大勇,2001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担任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海洋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教育部“人才奖励计划项目”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有较好的独立工作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以食品科学及生物技术进步为引领,以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食品生物工程”和“食品营养工程”两个特色模块,同时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从事绿色食品开发、工程设计、品质控制、检验检疫及营养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的培养输送合格人才
1、负责项目分析方法的确定及疑难问题的解决; 2、负责制订和安排合理的实验计划及实验方案; 3、负责项目阶段性质量研究数据与报告的起草工作,确保所有试验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4、负责项目质量标准与标准操作规程的起草; 5、负责试验是OOS/OOT的初步评估并跟进后续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6、撰写项目申报资料,按药品注册报批要求,整理提供相关资料及记录;及时移交档案,确保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7、完成部门负责人安排的其他工作。 1、药物分析、药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2年以上经验; 2、3年以上药品质量研究相关经验或担任分析项目员、项目负责人;3个及以上项目研发经历,独立进行质量研究工作,制订质量标准,具有CTD申报资料撰写经验; 3、熟练进行HPLC、GC、UV等分析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熟悉药物分析研发流程和相关法规,能独立进行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杂质研究工作;有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和英文文献阅读能力; 4、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操作分析仪器设备,熟悉新药研发流程,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本专业面向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使之具备较为系统的化工、资源和材料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应用技能,以适应在化工、轻工、医药和新材料等行业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培训机构从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创新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化学化工、资源及材料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能适应资源循环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创新与管理的要求。合格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