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
来源: 时间: 2019年07月12日 17:24编辑:宏点05 1989年10月至2002年10月在甘肃省临夏州委党校任教,2002年被党校系统评聘为副教授,2002年12月调入甘肃行政学院,2005年评聘为甘肃行政学院高校系统副教授。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临夏州康乐县政府挂职县长助理。2014年3月至10月在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访学
主讲嘉宾简介:史策,男,汉族,中共福建省委党校资深教授、中国领导人才专委会常务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顾问。曾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学,担任过中组部公选干部命题专家,论文多次入选并参加有关领导管理学国际学术会议。出版发行过《领导素质论》《领导与人才资源开发》《人才资源开发》《行政管理学基础》《中共历任主要领导列传》(上)等12部专著
《孙子兵法》在国外,立国强军威力无穷;在故里,急起学用超越时空 【2013年11月06日】 解放军专家谈《孙子兵法》中的军事物流思想 【2013年01月29日】 略论儒家思想与《孙子兵法》 【2013年01月29日】 孙武辉煌于吴地遗址胜迹 【2012年02月15日】 孙子生平(十六):终老吴地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十四):南服越人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十三):北威齐晋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十二):西破强楚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十一):经国治军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十):吴王拜将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九):吴宫教战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八):晋献兵书 【2012年02月14日】 孙子生平(六):潜著兵法 【2012年02月14日】
《教学与管理》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教学与管理》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内文80页
怎样看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收入分配及其变动厉以宁同志曾在《世界经济导报》(1987年11月16日)发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一文对此作了很有价值的阐述富有启发性但主要观点笔者不敢苛同。鉴于近年改革中收入的巨大变动及合理性已日益为社会公众和经济学界议论的“聚焦点”而这个问题又直接牵涉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终极目标我在这里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供厉以宁同志及读者进一步评议。 收入分配问题;厉以宁;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导报;个人收入分配;劳动收入;体制改革进程;财产收入;商榷意见;企业税后利润; title = "略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收入分配问题: 与厉以宁同志商榷之二" abstract = "怎样看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收入分配及其变动厉以宁同志曾在《世界经济导报》(1987年11月16日)发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一文对此作了很有价值的阐述富有启发性但主要观点笔者不敢苛同
2020年7月3日晚7:00-11:00,第16期“易道禅读书会”活动在学院315教室举行。本期读书会由谢增虎老师主持,采取学生先讲述,老师总结延伸的方式进行。李永亮博士和一、二年级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读研最重要的是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 本书共分绪论及七章。绪论部分概述了宗喀巴中观的研究现状;一章阐述了宗喀巴中观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人文环境;第二章阐述了宗喀巴中观哲学的理论来源;第三章从诠释经典、重构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宗喀巴中观哲学的建立;第四章从“缘起自性空”的角度,阐述了宗喀巴中观的本体论内涵;第五章从“性空故缘起”的角度,阐述了宗喀巴中观的认识论内涵;第六章从价值论的维度,阐述了宗喀巴中观哲学的伦理价值和实践价值导向,并分析了其理论价值的贡献;第七章为结语,总结了宗喀巴中观哲学的主要特征,并略论了其影响。
当我们具备了世俗菩提心的意乐或基础之后,就可以下手修学止观了。因此,学习地图的主要阶段里,道次第和修心后面放的就是止观。止观,指的是道次第之后的内容,也就是《广论》和《略论》的止观
1、阮静,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与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阮静,汉语国际教育与迈向国际化的汉语教材出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9。 3、阮静,通过国内创新与海外传播,让春节率先走向世界,《光明日报理论版》2015.2.12。 4、阮静,从中国的春节到世界的春节,《大众日报(山东)》第13版2015.2.11
女,土家族,中共党员,湖北恩施人,1980年3月出生,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社会史。 1999年9月至2003年6月,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