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可依刑期不同而有所不同。刑法分则规定了较宽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同时还根据各种犯罪的危害程度规定了各种罪可处的最高刑和最低刑;不少条文还对同一犯罪规定了几个不同的有期徒刑的法定刑幅度。在这些规定中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为长期徒刑;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为中期徒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短期徒刑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 近日,北京市卫生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北京中医药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诽谤和诽谤中药或将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已引起互联网上的热烈讨论。一些网民认为,诽谤,诽谤和批评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很难找到准确的界限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 近日,北京市卫生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北京中医药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诽谤和诽谤中药或将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已引起互联网上的热烈讨论。一些网民认为,诽谤,诽谤和批评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很难找到准确的界限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 近日,北京市卫生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北京中医药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诽谤和诽谤中药或将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内容已引起互联网上的热烈讨论。一些网民认为,诽谤,诽谤和批评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很难找到准确的界限
网络侵权,顾名思义,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所谓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
2021年11月18日,本网获悉:著名法律人郝劲松被涉嫌诽谤罪、寻衅滋事罪、诈骗罪一案,2021年11月18日上午9:00在山西省定襄县人民法院审判庭开庭。庭审仅在中午休庭两个半小时以后,于当晚20:00庭审结束,法庭没有当庭宣判表示会择期宣判。 郝劲松是在看守所视频参与庭审,据仅仅被允许参加旁听的两个家属所见,郝劲松的精神状态很好,对法院指控的罪名不予认可,旁听人员有十多个人是由相关部门安排参与的“占坑旁听”,据说有参与旁听的公民被法警强行带出法庭不能旁听
王小姐忧心忡忡的来到事务所咨询。说她昨天去商店买东西时和店员发生激烈争吵,对方扬言要保留法律追溯权。 她问这样是不是一辈子都要提心吊胆,会不会几年后对方忽然跑去提告让她吃上官司? 其实法律追溯权这个以讹传讹的说法,法律条文中并没有保留法律追诉权这个名词
意参院副议长因种族主义言论被判处18个月监禁! 意大利国会参议院副议长罗伯托·卡尔代罗利14日由法院判处18个月监禁,缘由是这名极右翼议员先前发表种族主义言论,把意大利首名非洲裔部长比作猩猩。 卡尔代罗利2013年在一场政治集会上说,每次看到时任一体化部长、非洲裔意大利人塞茜尔·基延格的照片,他都会“想到猩猩”。 据意大利中文网了解他13日在一次政治集会上说:“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动物,无论是熊或狼
诽谤/毁谤,请问是通用的词吗? 律师您好,近日在研究诽谤罪的案例,但看到很多网上的文章不只有“诽谤罪”,还有“毁谤罪”,有某几个网站写的是通用词,但因看到您们2019年在FB上的贴文写的是:毁谤,其实是错误的用法。因此想请问您,法条上写的是“诽谤罪”,但是否与“毁谤”一词通用呢?若不通用,请问差别在哪里呢? 感谢您的回复。 . 回复者的回答仅供参考,法律百科是分享知识的平台,不针对具体个案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故无法负保证责任
Q: 最近我的店家被留了几个内容差不多的一星负评,内容是客人于前一天晚上致电店家询问隔天的营业时间,而隔天拨打多次电话后以为店家在忙,于是之前到店,之后发现店家没有准时营业。 1.刑法上的妨害名誉罪可以分为公然侮辱罪与诽谤罪,前者主要是针对无法确认真伪的“抽象谩骂”,后者则是针对可以确认真伪的“具体指摘”,因此在google评论上留一星负评主要涉及的是诽谤罪的问题,依刑事诉讼法第310条第1项规定,诽谤罪是指意图散布于众,而指摘或传述足以毁损他人名誉之事者而言,必须具备“指摘或传述足以毁损他人名誉之事、诽谤故意和散布于众的意图”等三要件。 2.假设顾客今天确实有到店消费,并针对该次消费而有不实的评价(例如:餐点难吃、店员态度不好等),由于其确实有消费经验,并非捏造不实,就不能认为顾客有诽谤的故意,且店家的服务品质优劣也应属于刑法第311条第3款的“可受公评之事”,顾客的适当评论就不能以刑法加以处罚;相反地,如果顾客并未到店消费,却去google评论数次留下一星负评,甚至发表具体的言论,这时候该顾客就很明显具有损害店家名誉的故意,也有想让大众知道的意图,因此很有可能会被法院认定构成诽谤罪